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k5oftlp.html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作者:舆情观察员马付才

舆情背景

  自特大暴雨后,河南灾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抗洪救灾不辞辛劳的匆忙背影,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看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但是,在河南省防汛救灾一线抢险救援现场,却有一批另类“网红”,把救援场当成“作秀场”,拿天灾蹭热度。这些为了流量已经“疯”了的人不但违背公序良俗,更是当下网络生态环境中的一种乱象。

  舆情简述

  罕见的特大暴雨,让河南多地受灾严重,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逆水前行的子弟兵,只身拦井口的市民,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的救援者……这些危急关头善良和勇敢的人的行动,令人动容,也在灾区人民的心里筑起了温暖堤坝。

  然而,在一支支志愿服务队火速赶赴河南,火线支援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竟有部分“网红”也以救灾的名义,不顾劝阻“逆行”。进入灾区后,“网红”在前面发放物资、“慰问群众”,旁边一群人举着相机或手机拍摄、直播,作秀摆拍蹭热度。甚至找个地方“模拟”灾区的摆拍,趴在水里面翻滚着假装受灾,将救灾现场当成了秀场,在网上博取   对此,受灾严重的新乡市一线指挥部不得不发出了呼吁,恳请非专业人士为救援让路,不要在现场“帮倒忙”。

  舆情观察

  1、舆情多级传播呈现复杂特性

  7月16日以来,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南阳、平顶山、济源、安阳、鹤壁、许昌地区出现特大暴雨。

  截至8月2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人遇难,50人失踪,其中郑州市遇难人,失踪47人。灾情本身就是舆情,前期郑州连遭暴雨袭击,舆情主要   对此,7月25日,以

蓝天救援队为代表,微博发文《蓝天救援正告某些救援队:非救灾,请离开》,呼吁为救灾让路,网红蹭救灾热度博   从“网红”到河南灾区蹭流量事件分析,以7月25日至7月31日为周期,全网资讯报道超过篇相关信息,其中客户端平台占比超过36%;其次,资讯占比超过34%;   该舆情在7月25日发酵后,权重媒体如中国青年报连续发文《救援队呼吁网红和明星为救援让路》《指挥部呼吁非必要勿前往卫辉》《网红主播扎堆进灾区,援助还是添乱?》等系列文章,迅速引发民众对网红前往灾区作秀蹭热度等问题的热议。

  以微博话题“#救援队呼吁网红和明星为救援让路#”为例,截至7月31阅读量达到11.2亿。相关话题“#指挥部呼吁非必要勿前往卫辉#”,截至7月31日,阅读量也达到4.6亿次。

  因为持续暴雨造成灾害的不确定性,多种因素导致该舆情呈现多级传播,也让部分网红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因此,为蹭热度的作秀甚至是违法行为,也让该舆情呈现复杂特性,由此产生的衍生话题多,网民参与讨论热度高。例如,“#网红偷救生艇作秀谎称救人#”在微博的阅读量,就超过了.7万次;其衍生话题“#警方介入网红偷救生艇直播事件#”在微博的阅读量,同样超过了.4万次。

  “网红偷救生艇直播”这一事件火了,而实施此种行为的目的,却是希望借此机会,为自己增加流量。这样的动机,无论是适用哪一位阶的法律,都会属于从重处罚的情形,因为此风不可长。

2、各方舆论观点汇总

  只需要手机和网络,人人都可以直播,也都有机会可以成名。这是个人人都有机会当“网红”的时代。但机会多了、门槛降低了,成名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了。因此,为了推销自己,一些网红违背公俗良序,甚至不惜违法违规。

  以“救援队呼吁网红和明星为救援让路”事件为例,网民讨论热烈,究竟对此持何观点?

  综合网民对该事件的讨论,汇总后发现,其中超过36%的网民赞同救援队呼吁的“网红和明星为救援让路”;另外,超过26%的网民对网红在抗洪救灾时期蹭灾难的热度明确表示不满;还有超过16%的网民认为应该理性对待该事件,因为救援队的建议可能会打击普通群众的救助积极性;有超过6%的网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民间救援行为进行规范性培训。

  对此,红星新闻评论文章《让出生命通道,救灾战场不是作秀现场》;《新京报》评论文章《人命关天的救灾现场不是网红直播的秀场》;《法治日报》评论文章《丑人多作怪,无德又违法》等等,都对“网红”蹭流量蹭到灾区救援上发出观点性评论,认为救灾战场不是明星网红作秀现场,请“流量”绕行,为救援让道。

  澎湃新闻《扎堆进灾区,收割流量可耻,也别误伤爱心》的评论文章则认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民间救援力量中收割流量的可耻者,毕竟只是少数,如果因此而全盘否定民间的支援行为,极易误伤爱心和善意。爱心不应该被辜负,善举理应得到善待。大多网民从有限的信息中,根本分不清究竟是哪些人在添乱,应该精准打击,将某些不守规矩蹭热度瞎混的网红点名曝光,必要时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3、灾难营销只会带来灾难

  河南因为强降雨导致洪水来袭,很多地方被淹,受灾严重,迄今已造成数十人死亡。暴雨无情,人间有爱。灾难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舆情受   例如,一位拥有十多万粉丝的“女网红”,自称叫了28个兄弟从贵州支援河南,配上紧张的音乐和感人的文字博人气和流量,带货直播,视频瞬间点赞量达到30多万,吸粉无数。谎言被揭穿后,引起众怒。

  “灾难营销”不只是有悖公德,也属于违法行为。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违反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利用灾难蹭热点,违背公序良俗,是违法行为。

  同时,我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些“网红”和无良商家之所以敢于蹭灾难热度推销自己,深层次上还折射了其违法成本还不够高。如果平台对这些蹭热度灾难营销的网红露头就封号;如果监管部门能在对违法企业顶格罚款的同时,还视其违法情节同步祭出“吊销营业执照”等惩戒利剑,就会迫使其在可以预期的沉重代价面前守住底线。

  舆情短评

  河南罕见特大的暴雨,造成至少多万人受灾。在这场抗洪救灾的战斗中,有人站出来,有人倒下了,有人摇旗呐喊,有人信口雌黄。

  灾难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社会众生相。

  把直播设备插在了户外水池边,自己跳到水池里假扮受灾群众,对着镜头躺在水池里作秀,趴在水里喊“加油”;甚至,为了直播拍视频作秀,竟然将救生艇偷走,借天灾收割流量。

  “网红”为蹭热度毫无下限,为何频频出现?这场抗洪救灾,不仅照出了各路披着人皮的网红,也照出了我们当下网络生态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新闻来源:中青在线、澎湃新闻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x/174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