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泰安市岱岳区的李林(化名)在学信网上发现了一则自己的学籍信息,显示的学校正是他年报考的学校、专业。学籍信息上显示他在学校待了3年,甚至连学号都有。但实际上,虽然他当年确实考过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但最终未被录取。这就让他不禁产生疑问:难道13年前自己考上了研究生?如果没有被录取为什么会有学籍? 考研没录取却有学籍信息 年5月,36岁的李林(化名)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在学信网登录时,却发现曾在年报考却未被录取的河南大学给自己注册了研究生学籍。学籍信息上显示李林(化名)入学日期为年9月1日,离校时间为年11月22日,学籍状态显示为不在籍,且后面还有一个括号显示“取消学籍”。后来李林(化名)又在学信档案上查到了自己的考研信息,考研信息网上详细记录了他当年的报考学校专业、成绩以及录取信息,其中在录取信息一栏显示他当年考研录取单位是河南大学,录取专业是诉讼法学。 据李林(化名)回忆说,当年他报考河南大学时顺利进入了河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复试,当时为了考试在河南待了3天,却很遗憾没有被录取。遗憾归遗憾,既然没有考上,李林(化名)也就没有放心上。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十多年过去了,竟在学信网上查到了自己的研究生学籍信息。据了解,在这则河南大学学籍信息中,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等信息都是他本人的,报考的学校、专业也都一样,甚至连学号都有。更令人觉得蹊跷的是,里面还详细注明了他的入学日期和离校日期。 河南大学:未录取却有学籍操作失误造成 既然没有被录取为什么会有学籍?是否是被人冒名顶替了? 带着困惑和不解,李林(化名)于年6月向河南大学信访办公室提交了“信访书”。河南大学回复称,当年参加复试的一共有17人,而李林(化名)当年的考研总成绩是第17名,按照河南大学当年差额复试的原则,李林(化名)未被录取,之所以会出现他的学籍信息,是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的。 在河南大学信访办公室出具的盖有河南大学信访办公室公章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上写道:年正处于学籍信息化初期,为避免误操作,学校对先期上报的数据信息进行注册,在随后的核对时如发现问题,再给予注销,被注销的的学生,其学信网上显示的个人信息即为“注册学籍→取消”。李林(化名)本人从学信网上查询到的信息,即这种情况。《河南大学法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收取档案名单》《河南大学颁发毕业研究生学位证书登记表(年)》等材料,均没出现李林(化名)的名字,结合其他调查,确定年9月至年7月期间,没有其他人顶替李亮的学籍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河南省教育厅:不存在冒名顶替 随后,李林(化名)又向河南省教育厅申请了复查,要求河南大学恢复其学籍并颁发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河南省教育厅给出的答复与河南大学基本一致,经调查能够确定年9月至年7月期间,没有其他人顶替李林(化名)的学籍信息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李林(化名)要求学校回复其学籍并颁发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等无事实依据。 年9月,在李林(化名)向河南大学及河南省教育厅申请复查过程中,再登录学信网查询时发现涉及河南大学学籍信息和考研信息已经被删除。李林(化名)认为这是在恶意销毁证据,已严重违法违规。 目前,李林(化名)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x/160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