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今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岁了! 鼓掌! 央视多档节目都为它庆生! 虽然只有两岁,但是功劳大大的!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 共惠及人口万人, 覆盖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 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通水两周年来临之际, 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派出多路记者,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干渠沿线等多地进行采访, 为您展现通水两年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我省各地带来的可喜变化。 一渠清水源头来 产业转出新天地 我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受水区,也是渠首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公里,其中在我省境内就占据了一半,达到公里。年12月12日工程正式通水,目前供水目标涵盖了我省11个省辖市和2个省直管县市,受益人口超过万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南阳,为保一渠清水,持续进行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通水两年来,水源地南阳继续加大防控力度,水源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两年来,南阳西峡县着力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化肥替代率平均达到80%,全县70%的果园实现了有机肥全部替代。 不只是西峡,南阳各地县区也依托各自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基本实现了无污染种植,内乡县10余万亩油桃、南召县5万亩花卉、全市万亩经济林,成为水质的“净化器”、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年来,淅川县着力以清洁生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否决了38个存在污染风险的新项目,力保平方公里的水源区水质稳定达标,目前,淅川县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日渐壮大。 为确保一渠清水北上,近年来我省南水北调水源区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超过多家,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否决了多个存在污染风险的拟建项目。南水北调,河南也是受益者,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的河南11个省辖市和2个省直管县市已全部用上丹江水,两年以来,累计向我省供水21.7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万人。 从“生命之渠”到 “生态之渠” 淅川县香花镇是丹江口水库的核心水源区,为从源头确保水质,淅川县从年开始在环库周边打造了5万亩生态隔离带,种植各类苗木万株。像这种红叶石楠,四季常青,兼具生态和观赏价值。 在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通过环库区及河流入库处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个水质监测浮标站,对水体进行全天实时监测监控。 源头水质有了保障,但是要想各地的受水区都用上同样质量的水,就需要在干渠沿线同时筑好生态屏障。我省在年6月将南水北调生态林带建设纳入《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高起点规划了干渠两侧各米的生态廊道。 从年9月开始,干渠沿线各地通过这种“政府流转租用土地、大户承包经营、政府适度补贴”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总投资近六亿元,大力发展生态带建设。如今,干渠两侧花木繁盛、林水相映,实现了从“生命之渠”到“生态之渠”的跨越。 在郑州、许昌、焦作一些地方,生态文化公园沿渠而建,更是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据统计,目前南水北调河南段已经完成了近公里、23.23万亩的生态带建设,占总任务的86%以上。 水至清则无鱼 水质清可养鱼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两年来,已累计向北方调水60.9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0多万居民。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每升毫克降为每升毫克至毫克。 除了水质改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对沿线受水城市保障用水,修复生态,抗旱排涝等方面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其中,两年间共向河南省内供水21.78亿立方米,占中线供水总量的36.97%,近万居民因此受益。 南水到底有多清?过去,由于工业污染和地域因素,漯河舞阳人祖祖辈辈喝的都是苦咸水、高氟水,用上“南水”后,清冽、甘甜的丹江水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在舞阳县张淑阁家,一群对水质颇为挑剔的金鱼给出了最鲜活的答案。 南水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新乡卫辉市居民至今对去年的一场用水危机记忆犹新,是丹江水化解了整个城市的供水危机。北方干渴,南水解围已成佳话。现在,全省受水区已供水的44座水厂中共有23座水厂水源由开采地下水置换为南水北调水,城市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许昌地下水位两年来回升了2.26米,郑州回升2.01米。 目前,继12月7日周口用上丹江水后,我省已有11个省辖市、2个省直管县已全部用上丹江水,受益人口达万人,多座城镇实现了双水源、多水源供水。 责任编辑:爱文编辑:柴政 内容总监:左光瀚 白癜风的中医疗法北京那治疗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sh/60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