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页

二、改进执法方式,促进征纳和谐

一、转变执法理念,健全工作机制

西峡县国家税务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29人,担负4157户纳税人的税收征收管理任务

1

2

人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该局牢牢抓住思想这个“总开关”,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树立核心思想,强化机制保障一是开展学习培训自2012年起,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意见》作为税务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召开执法大讲堂、自学与集中培训、大讨论等形式,推进行政执法从刚性化到刚柔并济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突击执法型向长效化执法转变广大税干“平等理念、服务法定”的定位得到进一步确立,为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保障二是建立领导机制县局成立服务型执河南省地方税务局税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此项工作为“一把手工程”,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针对实际提出指导性意见,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机关工作规程和议事规则,对与社会公共利益、纳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必须事先向公众公布决策方案,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听取纳税人和基层国税机关的意见同时,建立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决策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三是建立税收风险防范制度针对税收执法权力相对集中的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审核审批、减免税以及自由裁量权等容易产生问题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逐一进行排查,找出主要执法风险点,出台具体河南省政府采购文件管用的预防措施,引导和帮助税务干部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四是建立依法行政效能考核制度对现行目标管理考核、征管质量考核、税收质量考核、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和年度公务员考核等考核制度进行整合完善,建立基于统一平台的综合考核体系,避免重复考核严格落实奖惩自2012年起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纳入全局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夺旗争星流动红旗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国税系统基层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近年来,该局把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作为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落实“四个重在”,推进“两转两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1河南省地方税务局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塑造了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行政执法形象,为西峡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受到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针对过去沿袭下来的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方式简单,执法行为不规范,随意处罚,执法越位、错位、缺位、慢到位、不到位,执法环节职责范围不清,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该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建立《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对所有税务稽查案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理,落实“一个标准四项制度”,未经法制机构预告审核,不得做出超权限处罚决定3年来,发回重新补回证据26起,改变稽查拟处理意见12起同时,推行“说理式执法、帮扶式执法”,促进纳税人自觉遵从2013年5月,该局在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局对县某化工企业的稽查执法中,发现该企业的涉税问题,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但同时面对该企业效益滑坡,举步维艰的现状,局党组充分利用掌握信息,多方联系,促使该厂与外省一个大型饮料生产公司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为企业解决了经营困难事后该厂厂长激动地说:“国税真是给我们帮了大忙,咱还有啥理由不照章纳税!”二是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对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结合政务公开,进行透明化处理,强化监督制约;没有法律依据,禁止在规范性文件中设定审查审核、认定核准、鉴定批准等涉嫌行政审批的事项;杜绝将备案程序变相设定为行政审批3年来,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4项,合并下放审批事项7项三是充分运用纳税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发评估手段即在税务稽查之前,对纳税人涉税情况进行评估,设立行政执法“缓冲带”,不触犯法律的涉税问题以及由于纳税人政策理解的涉税问题交评估进行处理,发现有重大违法嫌疑的再移交稽查处理,为纳税人自查自纠搭建平台,弱化了征纳矛盾,提高了纳税遵从3年来,通过纳税评估入库税款2200万元四是注重行政执法指导如在纳税评估中,采取提醒、建议、劝导等方式,指导纳税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主动纠正违法行为,使行政指导与监督管理相得益彰;如稽查部门除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情况外,在准备实施税务检查时,提前告知纳税人检查的时间以及需要准备的资料,避免突击性执法;在采取税收行政强制执行前,遵循“先催告后强制”的程序要求;在做出处罚决定的河南省工商局年检同时加强对当事人的指导,帮助其分析违法行为发生原因,对其制定的改进措施提出意见同时实行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以便了解纳税人纠正违法行为的效果, 督促其以后不再犯


白癜风能传染吗
知名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sh/5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