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向北看有京津冀,向东看有长三角,向南看有粤港澳大湾区,向西看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呢? 2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要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地处中部地区,有着“老家河南”之称的河南省显然不想在这场区域格局洗牌中掉队。 图片来源:摄图网_ 近日,河南省发布《“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下称《区域合作规划》)。其中提到,国内省域经济发展日益分化,河南要争取在未来全国经济板块中占据有利位置,“确保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入局而不是出局”。 根据这份规划,河南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着力抓好4大主导战略,即联动建设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推动豫鲁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创新发展豫京和南水北调战略合作;同时,促进2大重点合作突破,包括深入推进豫粤港澳高质量合作,深化豫鄂川渝高质量合作。 也就是说,河南正准备四面出击,“抱团”发展。而在合作原则上,河南特别强调:“产业为基,项目为王。” 在此之前,从“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全面挺起先进制造业‘脊梁’”,再到强化资本招商,河南的发展逻辑正渐渐清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塑产业链供应链,真正走向“双循环”中的关键环、高端环。 资本撬动 《区域合作规划》提出,河南必须激发潜在优势,大力引进先进产业、先进要素,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发展位势。为此,规划多处强调要聚焦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强化招商引资。 图片来源:摄图网_ 招商引资向来是地方发展的“头号工程”,其成绩往往预示着产业发展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河南省“十四五”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下称《招商引资规划》)正式出台,对于当前河南在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除直指部分地方“思想解放不够”“活力不足”外,还重点提及“招商方式落后”—— “部分地方对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等方式方法掌握不够、运用不多,仍用拼资源、拼政策等老办法招商引资,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 为此,“强化资本招商”被重点提及,明确要大力发展天使、风投、创投等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兴及优势特色产业领域。 实际上,资本招商正被河南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深度。除上述规划外,近几个月内,河南先后发布《河南省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河南省数字经济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方案》《河南省生物医药新材料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方案》等系列文件,促进科技、产业、人才与资本深度融合。 近年来,为吸引企业落地,地方政府争相化身“风险投资人”,试图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掀起新一轮招商竞赛热潮。 在北京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看来,河南当前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数量少,规模小,基础相对薄弱,对河南经济的助推力度不够,还需要内强省内基金公司筋骨,外引国内外基金业大鳄,实行“拿来主义”。 根据最新规划,河南“来势汹汹”,将力争“十四五”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规模突破亿元。 对比去年末亿元的基金总规模,简单计算,未来3年还要增长3倍有余。其中,郑州、洛阳被赋予重任,将支持郑州谋划设立金融小镇、创投大厦等产业集聚平台,支持洛阳和济源示范区等加快谋划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集聚区,并促进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聚集发展。 产业逻辑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哪个区域的天使风投创投富集,哪个区域的创新活动就活跃,新兴产业发展就越快越好。”河南省发改委主要领导曾公开提及。这也是借力资本撬动创新、人才等高端要素,进而导入优势产业的逻辑所在。 去年年底,河南专门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政府引导基金,希望通过3至5年运作,“支持本地培育和外地招引企业(项目)数量超过个”,意图便十分明显。 这背后,是河南实现“换道领跑”,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期望。 河南的“危机感”不无道理。虽然凭借近6万亿元的经济体量稳坐全国前五席,但经济增速却已经滑落至全国倒数。 年,河南GDP实际增速仅为6.3%,排名全国倒数第四,仅高于黑龙江、辽宁和青海,GDP名义增速(7.1%)更是排名垫底。6.3%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样排名倒数。疫情防控和暴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足,成为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河南工业增加值从年1.6万亿提高到年近2万亿元,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然而,“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新”问题突出。 河南省在制造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中指出—— 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产业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产业链上中下游衔接仍然不紧,缺少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和深耕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 比如,年中国制造企业强中,河南仅有17家企业入围,远低于山东76家、浙江78家、江苏53家。 新兴产业方面,河南省发改委此前也表示,河南省新兴产业与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相比,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和发展起步晚、力度小,缺少标志性项目和引领型企业。 补齐短板,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正是河南努力的方向。 去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创新招商方式,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尖。 而根据最新的《区域合作规划》,目标更进一步明确。其中,对于长三角,将重点引进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公司等;而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则提到支持各地与华为、腾讯等大湾区数字产业领域先进企业合作建设“城市大脑”,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标杆项目。 “搭台唱戏” 在产业逻辑下,河南不只是向资本借力,更希望联合兄弟省份“搭台唱戏”。 作为《区域合作规划》摆在首位的主导战略,河南“牵手”陕西、山西谋划的“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在文件中被提及15次,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培育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极”“形成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区”的定位,也显示出河南要大干一场的气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郑洛西高质量合作带”已被写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国家战略。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主要包括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平顶山和济源示范区,陕西省的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和杨凌示范区,山西省的运城、晋城。据统计,年,该合作带总面积1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人,经济总量.3亿元,人口和GDP在三省中占比分别超过43.67%、51.63%,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 其中,郑州、西安和洛阳是关键性“棋眼”,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融等也是为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