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张丹党永超)由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的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第三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国20余家主流媒体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洪臻先生,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处何艳红女士,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处副调研员韩其昌等领导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并做出了重要的讲话。现场还对媒体记者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得到了现场参会人员及媒体们的称赞。
对于,河南省市场主体年报工作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企业年报工作,位于全国第一,这些成绩,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怎么做到的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洪臻表示: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自1月1日开始以来,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充分认识年报公示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广泛宣传、业务培训、系统升级、检查督导、典型引路、情况通报、领导约谈等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年报信息公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工商系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倒排工期,自我加压,使我省的市场主体年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企业年报公示率长期稳居全国第一,截至6月21日,企业平均年报率为92.03%,提前24天完成了全省企业年报率90%的目标任务;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97.41%,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95.92%,提前62天完成了年报率90%的目标任务。 取得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工商系统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研究、靠前指挥,明确任务,建立机制,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年报公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全省各地把宣传作为推动年报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主流媒体报道、集中宣传活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提高年报公示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扩大年报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市场主体的年报意识。 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指导,提升服务 为了更好的督促、规范年报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加快年报公示进度,各地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如一周一排名,两周一通报。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明确各个辖区、各个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市场主体清单等措施,逐片逐户落实。同时深入开发区、产业园区、厂矿、商户集中区、企业等上门指导,加强帮扶力度,提升行政服务能力,落实年报服务各项举措。 四、加强督导,落实责任 采用“工作通报+实地督导+政务督察”的方式,及时掌握各地情况,推动责任落实。从3月份开始,每半个月向当地政府通报一次企业年报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跟踪问效,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帮助指导基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督导检查,不少后进市县跃入了先进行列。有些地方把市场主体年报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项目。
会上,对于个体工商户如果没有及时报年报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在经营活动中,如在银行贷款时受到了限制,怎样才能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洪臻表示:根据《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暂行办法》、《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标注管理规定(试行)》,个体工商户在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后,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改正后,工商部门应恢复其为正常经营状态。具体对于因为没有年报而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只要个体工商户补报了年报即可恢复其为正常经营状态。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个体工商户补报年报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个体工商户只需要补报当年年度报告就可以恢复正常经营状态,不强制要求补全以往年度的年报;二是、补报年报后,个体工商户要向工商部门提出申请,填写《个体工商户取消经营异常状态标注申请书》后才可以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据悉,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自今年1月1日开始以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制定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严格落实责任。系统上下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加班加点,积极引导广大市场主体履行年报公示义务,年报工作成效明显,取得了良好成绩。截止6月22日,我省年度企业应年报户,已年报户,年报率为92.03%;个体工商户应年报户,已年报户,年报率为97.41%;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年报户,已年报户,年报率为95.92%。其中,企业提前24天,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前62天,完成了年度公示率90%的目标任务。同时,4月初以来,我省的企业年报率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系统上下工商干部齐心协力、忘我工作的结果,也是广大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积累、自觉履行年报义务的结果。 一、提早谋划,精心组织。全省工商系统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年报开始前省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年度年报公示工作的通知》(办文〔〕号)。同时,结合今年年报新增社保和统计事项的这一新特点,及时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统计局下发了《在企业年报中增加社保和统计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提早作出部署,指明工作思路,提出具体要求,统一全省做法。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将年报工作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各级工商部门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有效推动了我省年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领导重视,多次动员。全省工商系统一贯高度重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省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林青同志多次就做好年报公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去年的12月28日,省局召开了覆盖到各市、县(市、区)分局的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年报率90%的目标任务。3月1日,省局再次召开全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监管工作座谈会,对年报公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年报工作进入强力推进阶段。全省各地也实行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研究、靠前指挥的年报工作机制,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年报公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工商部门把宣传作为推动年报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扩大年报的社会影响力,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市场主体的年报意识。通过主流媒体报道、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让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类经营者切实了解年报公示的重要性,增强年报公示的积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年报公示的社会认知度。配合工商总局组织开展的年报公示集中宣传活动,我省各地通过报纸宣传年报共计次,电视、广播宣传次,网站宣传次、 四、加强指导,提升服务。为了更好的规范年报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引导市场主体加快年报公示进度,省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向社会公布了省、市、县(区)各级工商局、社保局以及统计局年报咨询电话,为市场主体年报提供热情、细致的咨询服务,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参加年报公示。各地也采取在登记窗口增设辅助申报年报工作台、成立工商人员和工商联络员年报 五、升级系统,做好预案。省局成立了公示系统保障组 六、加强督查,落实责任。采用“工作通报+实地督导+政务督察”的方式,及时掌握各地年报情况,推动责任落实,缩小进度差距。一是在局内网对各单位年报公示情况一周通报一次。从3月份开始,每半个月向当地政府通报一次企业年报情况。二是各级工商部门建立了完善督导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跟踪问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广经验,传导压力。通过督导检查,全省年报工作出现了你追我赶,永争先进的良好态势。三是全省多个市县把年报率及年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年度主要业务项目进行考核。 七、结合监管,清理基数。清理市场主体虚数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提高市场主体存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省的年报公示工作与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等工作紧密结合。全省列入清理范围的企业户,已吊销企业户;3个试点市通过简易注销程序,注销个体工商户户。通过对长期未经营企业进行清理和试点地区开展的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工作,降低了年报的应报基数,净化了市场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年报工作效果。 八、强化约束,构建诚信。年报公示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开始发挥作用,信息公示、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的效果在推动年报工作中突出显现。社会公众、媒体等更加 目前,距离年度市场主体年报结束还有8天,年报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全省年报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借此次新闻发布会之机,希望广大媒体向社会宣传,向全省未年报市场主体呼吁,一定要抓紧年报,避免因未年报给自身的信用带来污点,给经营活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赞赏 长按鍖椾含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鍖椾含閭e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