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4日,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成功举行成果发布会,标志着陕西省这一历时三年的重大基础测绘工程圆满完成。

抢抓机遇谱写测绘新篇章

年5月8日,经时任陕西省省长赵正永批准,陕西省将在三年内投入1亿元实施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7月3日,工程正式启动。

秦岭山脉横贯中国大陆中部东西,西起甘肃南部,东至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是我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占陕西省国土面积28%的秦岭地区约5.7万平方千米,却一直以来缺少1:1万比例尺地形图,不仅制约了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基础建设、应急反应能力,更影响了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影响了区域建设发展步伐。

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陕西省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秦岭测图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推进陕西省基础测绘建设,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多方调研、抢抓机遇,围绕秦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于年3月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启动陕西省秦岭地区1:1万空白区测图工程的请示》。年5月8日,赵正永同志批示同意工程立项。同年6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7月3日,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工程启动仪式隆重举行,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秦岭测图工程的实施,填补了陕西省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的同时,在西部省份率先实现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也实现了陕西几代测绘人的夙愿,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工程的完成为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百姓日常生活等提供了准确翔实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持和广泛的应用服务。

安全工程科学谋划保质量

在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专门成立工程项目部,按照“统一部署、科学指导、加强协调、强化管理”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了12家实力较强、业绩优秀测绘单位参与生产,三年累计投入技术人员余人次、高新技术装备余台(套)。

年2月,工程实施仅半年时间,一期部分市县的城区影像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秦岭自然保护区图和秦岭地区路网图等4项成果正式发布,结束了陕西省秦岭地区没有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历史。国家局副局长李维森做出批示:“秦岭测图是陕西省基础测绘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在很短的时间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并提供使用,很好,特表祝贺!”

随着后续工程的实施完毕,秦岭测图工程历时三年,陕西局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精细施工,完成了《秦岭测图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系列各类数据规定、技术规范的编写,并积极组织开展人员培训,从技术路线、项目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确保生产组织的有序进行。对项目成果严把质量关,通过严谨细致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了成果质量责任制,前移了质量管理的关口,为实现秦岭测图“优质工程”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着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陕西局及时整理发布已完成的测图成果,及时向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社会公众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保障服务,相关成果已在秦岭地区环境保护、公路建设、铁路设计、循环经济发展等地方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创新工程成果服务惠民生

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本着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秦岭测图工程成果已经在政府决策、应急救灾、工程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8月,山阳特大滑坡灾害发生后,陕西局应省政府紧急指令立即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迅速组织骨干测绘力量为各级救援机构充当着“耳目”和“尖兵”,为现场搜救部队和工作人员“保驾护航”。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秦岭测图工程山阳地区1∶1万地形图、调绘片、DOM、DLG、DEM数据等灾前地理信息图件制作完成,送抵灾区,为滑坡区域土方量精确计算,可能堰塞湖隐患、灾前房屋位置和滑坡走向分析等重大地灾情测量数据的预估分析提供基础依据,确保了救援工作科学、高效、安全展开。

秦岭被誉为国家中央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分布较多,雄奇秀险、风景怡人,一直以来都是旅游、户外运动的天堂。陕西局充分利用秦岭测图工程成果,编制完成《地图上的秦岭·森林公园图册》和《地图上的秦岭·地质公园图册》,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便利;通过编制户外旅游线路图、在“天地图?陕西”发布秦岭道路、水系、植被等详细地理信息,为广大“驴友”和旅行爱好者提供出行指导。

精测细绘测绘儿女展风采

年7月3日,参加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的作业队员郑重宣誓,要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坚决服从项目指挥,严格执行项目设计,严把测绘成果质量,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秦岭测图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工种和生产单位,技术多样,工艺复杂。1:1万基础地理信息包含了居民地、水系、交通、管线、地貌、植被、境界、地名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各类信息获取工作量巨大。由于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要在3年时间完成5.7万平方公里的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野外调绘、3D数据生产和数据入库,对各生产单位和作业人员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等待外业测绘队员们的是秦岭陡峭的群山,茂密的丛林,他们用双脚跋涉在崎岖难行的山中,仔细判别影像和地理要素。他们小心翼翼的走过湿滑的石头,哆哆嗦嗦的淌过刺骨的河水,无暇顾及冰冷的河水灌入鞋子、打湿裤脚,精心描绘着秦岭的每一颗植被、每一座房屋、每一条河流,测绘人用坚强的身躯去感受着征服自然、战胜自我的快乐。测绘内业则更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紧张的工期,繁重的任务并没有使他们退缩,而是加班加点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软件、探索新方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描绘着秦岭的山山水水。

三年的时间,陕西局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昂扬的工作激情、忘我的工作状态,实现了陕西省5.7万平方千米无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覆盖,为区域规划、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深入实施地理国情监测试点提供重要基础保障。陕西测绘儿女以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陕西局抓住历史机遇,全面落实好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百倍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精益求精的态度,将秦岭测图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性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创新工程、安全工程,为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陕西作出应有的贡献。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白癜风忌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mt/7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