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章】省史志办主任管仁富在《河南日

年8月5日,《河南》“理论”专栏刊发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管仁富署名文章《文化自信:在激活历史和彰显当下中出彩》。全文以下: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本身所天赋和具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量齐观。同时,“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党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盘点厚重文化资源,引导社会文化自信的底气

文化自信根基于历史文化底蕴,来源于现今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绵延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寻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建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文化大省、方志大省的河南,历代方志详实记叙了河南区域内的气象物候、地貌山川、城镇聚落、生物矿产等散布情况,反应了河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状态,记载和见证了中原文化的光辉历史,较好的保存了中原文化的鲜活样本。河南方志本身也在历史发展中成为了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文明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志工作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文化中一个独立且不可取代的文化类型。因此,河南史志系统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史志工作优势,记录发展成绩、总结经验思路、展现河南形象、提供历史鉴戒,淋漓尽致彰显厚重中原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众生产生活、服务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同时,努力把史志工作打造成为坚持文化自信,彰显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明晰文化传承发展规律,讲好中原文明生动故事

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生动的文化传播典范。从公元前2世纪后,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的重要纽带。逐步,中原的脚踏纺车、印染技术、纺织技术、造纸术、铸铁、凿井术等先进的文化成果随着丝织品、茶叶、纸张、药材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全球。当前,河南“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绩为中原文化和河南地方史志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包括史志文化在内的新中原文化传播相比古代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文化传播规律,鉴戒、应用好文化传播历史经验,大胆跳出窠臼、放宽眼量、激活思惟,在掌控好主旋律思想的基调上,在创新中灵活吸纳各种流行文化元素,大胆阐发,把更多的中原“好故事”包装出彩、打扮漂亮,通过“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航空络传播到全球。

彰显史料价值,推动中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河南从夏朝到北宋,前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时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有78个大姓的源头或部份源头在河南。河南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这些人文闪光点犹如珍珠,散落在历史长河当中,记载于史志典籍之间。但是,随着事过境迁,沧桑变迁,条件限制,有很多好的历史掌故、文化遗址、风俗习惯在传承中遗失。为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促进中原文化的厚重内涵,河南省于年启动了《河南历代方志集成》工作。通过周密有效的工作,摸清了河南省历代方志的情况。这些旧志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着厚重深邃的中原文明,彰显着民族所特有的气质和审美意趣,是了解中原文明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摆设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更加通俗的方式再现到众人眼前,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河南社会文化内涵和对外影响力。

推动历史服务现实、现实服务未来,为社会进步助力

“方志流传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在信息化社会,各种志鉴成果在资政育人、制定计划、开发资源、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减灾防灾、申报文化遗产等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精准的地情资讯服务。因此,我们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自觉贯彻互联思惟、主动鉴戒大数据方法,应用信息化的眼光、互联的思惟来思考谋划工作。要使史志工作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适应互联的特点,把互联当作史志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把互联发展创新成果与史志工作深度融会,用互联来推动放大史志工作成效,强化让历史服务现实、现实服务发展的能力,用真实的资料、生动的事实和翔实的数据说话,为国内大众创业、国外文化交流提供精神动力和务实指引。同时,也只有将地方史志成果信息化,使传统手段与互联新媒体相结合,为地情资料的获得提供更加广阔的资料来源和更加便捷的获得手段,史志工作成果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同享,地方史志工作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激活文化资源,放大文化软实力的辐射带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文化建设也不例外,要通过思想理论创新,不断加深对史志工作性质、地位、任务的认识,正确掌控地方史志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找准史志工作的社会定位。要通过体例方法创新,进一步提高志书、年鉴的质量,实现资料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的完善统一。要通过情势创新,应用好“史志+”平台。以开放合作的胸怀,积极参与到特点节会、景点开发、街区命名、项目论证、招商引资等重大活动当中。要通过服务内容创新,加强地方文献服务。加大对志书、年鉴、家谱族谱等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科学设置目录,方便大众查阅。要通过理论研究创新,加强地情研究和教育,深入发掘中原文化内涵,宏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方志文化的影响力,拓宽服务现实的新领域,使史志工作真正成为展现文化自信、彰显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zx/9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