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产业化信使1号(StrawIndustry)随时与您沟通服务 秸秆禁烧工作考验政府的工作能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三秋”正在持续推进,秸秆禁烧迎来大考,河南对于发现秸秆着火点的地区,将至少扣除50万财政资金,同时拿出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年10月8日央广网) 河南省治理秸秆禁燃在全国来讲其力度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新出台的政策,出现一个着火点就对地方政府扣除50万财政资金,对于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此重拳狠打,怎么不会让外界百姓对河南的秸秆禁燃工作刮目相看呢! 河南在环境治理秸秆禁燃工作中是有亮点,其力度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但是如果这一政策真要落实,不仅仅秸秆禁燃工作不一定干好,同时更会伤了地方政府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会伤害百姓的利益。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百姓的秸秆禁燃工作好干吗?不好干,并非所有的百姓思想素质都高,都能够做到听政府的话,在处理秸秆问题上都能够主动有所为,在自己率先做榜样的情况下,还能够监督奉劝别人也不这样干,正是百姓的思想素质良莠不齐,才造成百姓对政府的秸秆禁燃工作存在着误区,你越是不让我点,也许有的百姓越是想点。 再者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前的秸秆处理对于百姓来讲应该是一个难题,尤其是为了追农时,在收秋推广机械化的情况下,秸秆不处理种地对百姓来讲还真是有点儿难,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年轻人都不想从事农业,上岁数人从事农业在种田问题上肯定有老观念,秸秆不烧了,如果地方养殖业再不发达,想喂牲畜也是很难,再者就是农民家里做饭也用不着秸秆了,满地的秸秆处理如何不成问题呢?农民秋种肯定会影响进度,同时也影响种子发芽,正是如此农民才无奈通过火烧的方式来处理,如果地方政府能够通过某些方式消化秸秆,让秸秆也能够做到废物利用,能够生金生银,农民会用简单的焚烧方式处理吗? 秸秆不好处理农民只能通过焚烧的方式解决了,政府环境治理对秸秆禁烧,百姓肯定会跟地方政府玩躲猫猫的游戏,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即使一天二十四小时巡视,总有盲区,哪能够照顾得到呢?一把火出现只是瞬间而已,如何要求领导干部在防火时一把火也不出现呢?领导这样的决策行为是不是对工作不实事求是呢? 在这一事件中最要说的是,因为一把火扣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50万,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经济并不好过,全凭着财政拨款过日子,如果因为一把火让地方政府断炊了,地方政府工作如何开展呢?一把火扣50万,地方政府一年经费需要多少,一两把火就扣光了,地方政府的日子真正是过不了了。再者就是有很多财政资金是专款专用的,如民政部门涉及的低保、优抚等款项,如果因为一把火克扣了,下发不到贫困百姓的手中,他们的生活怎么过呢,同时这样的工作方式更会引起广大百姓对政府工作的不满,会不会因为相关的救助资金不到位引起广大群众集体访事件呢? 既然扣除财政资金解决不了问题,同时会引发相关的问题,那在防火禁燃工作河南省应该怎么做呢?笔者以为如果想做好这项工作应该做到以下五点:一是大力宣传秸秆禁燃工作,要通过电视、网站、广播、标语、悬挂条幅等方式向广大农村宣传秸秆禁燃工作的重大意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打造出秸秆禁燃工作的大气候。二是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要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要做到二十四小时的巡查。同时上级政府部门也要做到经常对地方政府工作秸秆禁燃工作的检查,看地方领导干部在这项工作中思想是不是上位了,是不是在巡查工作中认真负责了,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通告或者是落实相关的党政纪处罚。三是在这项工作中要联合公安部门组成执法队伍,对于出现个别百姓的点火行为,就要落实经济处罚,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拘留等处罚方式,并且对于相关的事件向广大村民进行通告,以在社会上形成震慑力。四是地方政府要采取某些方式引导村民利用秸秆,进行饲料青储,或者是秸秆还田采取旋耕犁深翻作业的方式来解决农民种田难问题。五是对秸秆禁燃工作取得成绩的领导干部和村级干部要进行奖励,通过落实相关的奖惩政策,让这项工作在进行时做到奖惩分明。 环境治理秸秆禁燃工作考验地方政府的工作能力,在这项工作中不是简单地罚款就能够将工作做好的,尤其是涉及到财政资金时,更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在落实相关制度时不要伤民意,伤了地方领导干部的干劲。最后希望事件出现后,河南省的领导干部在这项工作中慎为之,真正通过采取科学的方式,让此项工作的开展即能够取得成绩,又能够体现各级政府谋事干事的责任。(来源:长江网作者:苗凤军) 长按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