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普及推广先进县、中国蔬菜之乡、河南省双拥模范县城等荣誉称号。

一、历史沿革

1、春秋郑地,有桐丘城(在今河南扶沟县西),西汉高祖十一年(前年)置扶沟县,治今扶沟县城东北古城村。属淮阳国。东汉先后属陈国和陈留郡。东晋建武元年(年)废扶沟县。北魏复置扶沟县。

2、北齐移治桐邱,即今扶沟县城。唐初县属许州,天宝元年(年)属颍川郡,乾元元年(年)复属许州。北宋建隆元年(年)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属陈州府。

3、年属豫东道,年属开封道,年直属河南省。年属许昌专区,5年属周口专区,9年属周口地区,年属周口市。

二、地名来历

《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

三、名胜古迹

1、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原位于扶沟县烈士陵园内,年由江泽民亲笔题写馆名。年,扶沟县开始规划建设新馆。新馆位于扶沟县城鸿昌大道东段,历时3年建成,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平方米。馆区由主馆、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园、休闲公园四部分组成。

2、大程书院。位于县城内书院街,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6平方米,大门3间,古槐1棵,龙门3间,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东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间,共52间。

3、支亭寺。位于县城西南,占地43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房屋余间。建于北齐年间,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亭寺。清嘉庆年间,定名支亭寺,延用至今。支亭寺景区主要由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支亭寺国槐、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佛祖殿等几部分组成。

4、雾烟山。位于韭园镇,又名烟雾山,道教圣地,扶沟八景之一。雾烟山原是中国“五岳”之一“中岳”嵩山山脉余支,因雾烟与乌鸦音相似,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其为“乌鸦山”。据传春秋战国时期,雾烟山为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第一个道教圣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zx/168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