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每年盛行的蜱虫开始活动越来越猖獗,加之天气越来越热都穿得单薄,于是不经意间就有人中招。在继“伊拉克出现蜱虫叮咬导致鼻出血,18人死亡”后,每年的蜱虫叮咬“重灾区”河南信阳又接连发生事故,已经导致4人死亡。比较离奇的是,一开始本来只是3人因“蜱虫病”病逝,但是在已经进行全村消毒、防控的前提下,如今又有一名亲属因它病故。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3人因‘蜱虫病’病逝”本就还未平息,如今又有一名亲属居然在全程无接触的情况下被感染,这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上述提到的疑惑引发网友热议,而另一方面为何河南蜱虫病每年都盛行,究竟从何而来?究竟有多“毒”、多可怕?这又让很多人感到好奇。 又一老人去世!河南蜱虫病已致4人死亡,究竟怎么回事? 据悉,最开始发生蜱虫病致死的时候是在5月初。河南信阳潢川县双柳镇的黄先生对记者表示,当时是同村的一位七旬老人黄城(化名)因为蜱虫病去世了。然后接受家属要求,按照当地送丧习俗,由黄先生的父亲和同村另外两位老人为这位刚去世的老人净身穿寿衣。 但是就在葬礼结束后不久意外就发生了,这3位帮忙穿寿衣的老人接连出现高烧持续不妥、乏力等特征,并且都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蜱虫病。没多久,也都先后不治去世了。 而就在大家都以为告一段落的时候,然而事故远远没有完结,家住天桥村附近的商城县汪桥镇六营村的曹先生父亲也中招了!据悉,曹先生父亲是最开始去世的黄城老人的亲家,在参加祭奠仪式的时候暂留一晚,住在二楼。 没想到第二天回家之后曹先生父亲如往常一样去干农活,去田里插秧,没多久后他也出现了类似发烧症状。医院检验得出,又是蜱虫病。一开始的时候曹先生父亲被诊断为轻症,但是没想到没多久就控制不住了,治疗了半个月之后反而被送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状态急速恶化,不幸去世。 观察这接连发生的4起事故可以发现,其实这并非单纯的个例,因蜱虫病去世的这4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从人际关系层面,河南这去世的4位老人要么是同村的,要么是亲家,还有一名暂时情医院接受治疗的老人,他们都曾出席过七旬黄城老人的祭奠仪式。 其次,就该村当地来说,在此之前每年因蜱虫病都偶有感染去世的人,而就单纯被咬的人来说,在河南乃至全国就更多了。最后从感染链来说也都比较蹊跷,对第一个死亡的黄城老人来说,目前他感染的蜱虫原因还未公布。 而后面为他净身穿寿衣的3位老人死亡则有一共同点,那就是都去参加了祭奠仪式,黄先生的父亲因给皇城老人拔罐甚至弄得“血液外漏”在身上,但也进行了全身消毒。此外就是祭奠的时候有在“灵堂”房间门外站了10分钟左右。而最新去世的曹先生父亲就更加奇怪了,他并没有直接接触,只是在二楼暂时留宿了一晚。 双柳镇组织安排采集血样 蜱虫病从何而来?河南为何屡现蜱虫病致死 蜱虫病,学名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主要源于蜱虫叮咬人体后将携带的病毒传给宿主,因此这也就决定并非被蜱虫咬了就一定得蜱虫病,如果你被咬了没有得蜱虫病,或许也只是因为运气好没有传染给你而已。那么蜱虫又是什么呢? 蜱虫,又称壁虱、扁虱、狗豆子、草爬子,一种少有的“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据统计,全球共有多种,分为硬蜱科、软蜱科、纳蜱科,而我国已有记录的主要是硬蜱科和软蜱科,分别为大约种和10种。外形来看,蜱虫呈现椭圆形,当然这也是在一般状态下。当它吸饱血之后则会膨胀成圆鼓鼓模样,一次吸血量大整个形体都能变大几倍到几十倍,最大的能变大多倍。 从整个生长过程来看,蜱虫会经历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且各个阶段都以更换不同宿主:哺乳动物、鸟类乃至人体,皆以吸血为生。雌蜱会把卵产在草根、树根等植物表层缝隙中,然后就会干死。雄蜱与之相反的是,它一生中会进行数次交配。蜱虫的寿命比软蜱短,但是它完成一代的生活史仅需2个月到3年。 那么为何河南会屡屡发生蜱虫叮咬人体,甚至导致死亡的事件呢?就如“年我国流行病杂志发布的《河南省-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监测分析》中就有提到,其实这也并非偶然,蜱虫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信阳刚好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非常适合蜱虫生长繁殖。再者,而是因为当地的一种“长角血蜱”具有很高的新布尼亚病毒携带率。 新布尼亚病毒蜱虫传播路径 最后,要说河南为何多次发生,魔方看来对蜱虫叮咬科普不够、人们对叮咬后应该如何辨别、及时处理缺乏科学方法,不够重视医院治疗等等都属于影响因素。当然,还有一点比较关键,那就是确实蜱虫和蜱虫病真的太“毒”了! 蜱虫病究竟多“毒”?为何不接触、无叮咬痕迹也会中招蜱虫病? 魔方看来,蜱虫病的“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当其冲,第一点就是其“致病多样性”。蜱虫携带多种病毒,携带的已知病毒达83种,分属于5个病毒目,18个病毒科。比如:汉坦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伯氏包柔螺旋体、贝氏立克次体,会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森林脑炎、蜱媒回归热、新疆出血热,以及像鼠疫、野兔热等细菌性疾病,乃至传播一种“吞噬细胞无形体”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无形体病”。 其次,那就是蜱虫导致的蜱虫病的传播链比较复杂,可人传人、动物传人,血液、唾液、精液等能成为传染源。此次河南信阳蜱虫病致死4人事件中就有例证,据悉在黄先生和对方家属商量理赔以及工作人员到村里询问此事情况的时候都能了解到,当时黄城老先生出院的时候医生就曾告知:“蜱虫病”可能会血液传染,叮嘱拔管人需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最后,那就是体现在致死率和无针对性疫苗治疗上。据统计,蜱虫病比较容易入侵体质虚弱的人,比如老人。当他们被咬,或者其他被咬时间过长的严重患者,都可能面临多脏器损害死亡。据悉,目前的文献报道中提到的死亡率大约在10%-30%之间,这可并不低。加之全球都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感染后病情发展到一定医院也会束手无策。 至于为何不接触、无叮咬痕迹也有人中招蜱虫病,其实这和它的传播方式多样性分不开。再者,那就是蜱虫一般情况下确实比较小,加之被叮咬者如果没有蜱虫科学常识则很容易忽略,忽视叮咬后可能的危害。 总结 总而言之,蜱虫病确实有点吓人,但是也不必过于担忧。就如前文所说,蜱虫病也并非每一只蜱虫都有。最好的预防方法那就是按照正确且科学的方法处理蜱虫叮咬,医院治疗。你们觉得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zx/160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