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企资源与供应链整合的领导者,应急圈聚合应急产业相关政府单位、企业家、院校专家,打造应急产业信息交流平台,有意入群者请添加,敬请注明所在公司及主营业务,并附名片。 河南暴雨灾害舆情分析报告第一章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特别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这为我们推进新时代网络舆论生态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网上的舆论生态。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言论载体的新形态层出不穷,网络为舆情的产生和爆发提供了传播渠道。 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中,不断提高网络舆情风险的预警和研判能力尤为重要。第一时间把握舆论与信息脉搏,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社情民意上传下达,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月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20日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工作。当天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天气情况和汛情、灾情,以及政府采取的抗灾救灾措施,充分利用了黄金24小时,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对鼓舞士气、稳定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河南此次特大暴雨防御在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的启示:一是高度重视宣传和舆论的影响力,二是强调及时性和时效性,三是充分利用政府和权威机构的公信力,四是注重正面宣传引导,传递正能量。 本文收集整理了灾情爆发前中期(9日至23日)河南暴雨灾害事件的舆情数据,结合其中出现的几大舆论现象作简要分析,从客观的数据出发探寻舆论传播的规律与原因,以此来探讨灾难事件的舆论传播优化路径,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提供决策支持。 编写者水平有限,还有不少不专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反馈途径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