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新说

目前,我在区教体局负责教育信息宣传和网站管理工作,很多通讯员获悉我有过媒体从业经历,在大河报南阳记者站跟着郭启朝老师采写新闻多年,一直撺掇着要我对他们进行实战培训。恭敬不如从命,自己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也是半路出家,但凭着对新闻的一腔热爱和“瞭望者”情怀,也曾写下多篇影响力大、社会效果好的新闻,得到上级和百姓的喜欢,并在省市级获奖。为了给新闻爱好者借鉴学习,也为了纪念自己7年的“大河岁月”,即日起,选编部分参与采写的优秀稿件用新闻回放+采访札记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大河观澜”是我个人的   本报南阳讯一名17岁少女醉酒后爬上一根高压电线杆寻死,结果被电弧击中,幸好脚部挂住线杆,后被民警及好心市民救下。女孩双手烧伤较重,需要截肢才能保住生命。医院已经躺了半个月,医院签字做手术。女孩绝望地说:“爸爸妈妈,过去我错了,你们救救我吧!” 

医院探访:女孩急需截肢,盼亲人望眼欲穿

  昨日上午8时30分,医院烧伤科见到了烧伤女孩郭某,她服了镇静药刚刚睡着。护士轻轻地掀开被子,记者看到,郭某身体多处受伤,左手手腕被严重烧伤,呈现黑炭状,右手手掌被电击穿,脚部及左小腿也被烧伤,头部被撞伤。

“在医院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父母。”医院烧伤科的护士长李志倩告诉记者,17岁的郭某是唐河县苍台镇郭庄村人,入院后,曾把奶奶家的电话号码告诉过医护人员。她多次拨打该电话号码,但对方一听说是郭某的事就把电话挂断了。郭某说,她曾告诉爷爷奶奶自己在酒吧上班,他们为此非常生气,如今得知自己出事,更不愿见她了。 

  醒来后的郭某一见记者就大哭:“疼啊!叔叔救我,我不想死。我的爸爸妈妈咋现在还不来?过去我错了,希望他们原谅我……”

  医院烧伤科李天宇主任说,郭某再不进行截肢手术,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因为她不满18岁,无法让她自己签手术同意书,只能等她的家人来了共同商量、签字后,才能做截肢手术。

 事件回放:少女寻死,深夜爬上电线杆

  目击者张先生说,10月6日晚12时许,他路过南阳市车站北路,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只见车站路与光武路交叉口西南角的高压线杆上起火,仔细一瞧,只见一个女孩头朝下吊在高压线杆上,嘴里呼喊着“快救救我,我不想死”。王先生一边报警,一边招呼路边的年轻人上去施救。

  建西派出所的民警赶到后,立即与市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并和3名好心市民一起爬上事发的电线杆。3分钟后,已经昏迷的女孩在众人的帮助下,被抬到地面上。但此时,女孩双手及腿部因触电已被灼伤。

  据办案民警介绍,女孩透露她是车站北路某迪厅的服务员,事发当晚因不愿陪客人喝酒和老板发生口角,后来一气之下就出来寻死。

女孩身世凄苦:两次被亲生父母遗弃

  记者在郭某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了解到其坎坷凄苦的身世:郭某上面有两个姐姐,为了要一个男孩,在她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送人。养父母在外打工,将她寄养在亲戚家,由于缺少亲情和关爱,长大后郭某性格孤僻、倔强。她9岁时,养父母将她送回亲生父母身边,她扭头就走。亲生父母刚生下弟弟,也不愿要她这个“累赘”,后来是姑姑把她抚养长大,前年姑姑死后,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四处卖艺为生,后来在酒吧当啤酒妹。

父母捎话:我们没有这个女儿

  昨日上午10点,记者随医院工作人员驱车近公里到唐河县苍台镇寻找她的家人。下午2时许,记者找到郭某的家,只见房门紧锁,空无一人。郭某的叔叔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答应电话联系郭某的父亲。大约10分钟后,郭某的叔叔为难地告诉记者,他哥哥不愿意见我们,医院签字,说“我们没有这个女儿”。

  记者又来到郭某的爷爷奶奶家。当医院工作人员向郭某的爷医院签字给孙女做手术时,老人流了泪:“我老了,挣不来一分钱,再说我也一身的病,去不了南阳……”当地民政部门的同志反复做工作,答应民政部门协调一部分救助金,医院减免手术费,不要为钱的事发愁时,郭某的爷爷答应再做做儿子的工作。

  下午3时,当我们离开村子时,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来之前郭某的父亲就在家中睡觉,听说我们来,匆匆锁门离开……

B

《我不想死,爸妈救救我!》追踪

揪心报道引来省委书记捐款

省委书记、南阳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及好心人共捐款3万多元

本报昨日以《我不想死,爸妈救救我!》为题报道了南阳被电击烧伤的女孩郭某的事情。女孩的遭遇引起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的   昨日,记者获悉,卢展工书记叮嘱南阳市市长穆为民,代表他看望了“烧伤女孩”并委托穆市长向其捐助元慰问金,鼓起了女孩的生活勇气。

  原始新闻:17岁的女孩郭某,是唐河县苍台镇郭庄村人,在南阳市城区打工。在超市打工的她因为生活压力,精神有点恍惚,10月6日晚12时,她爬上高压线杆,企图自杀,被高压电烧成重伤,并遭到家人冷漠对待。本报昨日以《我不想死,爸妈救救我!》为题进行报道。

爱心捐款如潮涌 

  省委书记卢展工获悉郭某的不幸遭遇后,十分关心,当即打电话给南阳市市长穆为民。接完电话,穆为民立即来到南阳医院,看望郭某,详细了解治疗情况。穆市长亲切地对她说:“大家都十分关心你,省委书记卢展工特意委托我来看望你,希望你一定要坚强,要积极配合治疗,力争早日康复。”言毕,穆为民拿出3沓现金说:“这元是受卢书记委托送给你的,这2000元是受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的委托送给你的,另外这2000元是我的心意……”

  接到现金,郭某泪流满面地说:“谢谢卢书记,谢谢黄书记,谢谢穆市长!”郭某说,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决不辜负好心人的帮助!

  接着,穆为民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希望他们加强后续治疗,同时,积极做好女孩家属的工作。

  昨天上午,唐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献友、苍台镇党委书记李平胜分别代表县、镇两级政府医院,看望女孩郭某,并送去了2.81万元慰问金。昨天下午,正在南阳开会的唐河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明杰得知情况后,医院看望受伤女孩。医院烧伤整形科医护人员也踊跃为其捐款。

女孩体征已平稳   

  昨天,医生告诉记者:10月20日,医院对郭某右肢进行了截肢手术。右手臂从肘关节以上截肢,其他烧伤部位进行植皮手术,目前生命体征平稳。由于郭某的父母对其态度冷淡,因此只有她的爷医院陪护。面对来自社会各界对孙女的关爱,70多岁的郭老先生很激动,连说几个想不到:“想不到俺一个普通农家女的命运能引起省委书记的关心,想不到市长能到病房亲自慰问,想不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来捐款……”

  老人说,等孙女康复出院,将把她带回家。

C

省委书记捐款让我们想到什么?

□本报评论员黄普磊

10月6日晚12时,唐河县17岁女孩小郭爬上高压线杆企图自杀,被高压电烧成重伤,并遭到家人冷漠对待。本报报道《我不想死,爸妈救救我!》引起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的   可以想象,被亲生父母当成累赘几次送人,在她的内心深处会造成怎样的创伤?这种精神和生活上的诸多压力岂是一个17岁女孩能够承受的?正因为如此,她想用死来表达对这个凄凉社会的厌倦,但对生命本能的依恋又让她挣扎着求生。她是幸运的,一个普通人可怜的遭遇在新闻报道后引起了省委书记的高度   省委书记的元钱已经远远超出钱的意义,它是漆黑阴冷的黑夜中的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它让人体会到了一个生命——即使是一个弱小生命活着的尊严。它让我们思考,社会和政府该如何尊重关爱每一个弱小的生命,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和尊严。

  可以看到,虽然国家早已颁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及《义务教育法》,但这些法律并没有给郭某丝毫的保护,她一出生就被送人,养父母又将她寄养到缺少亲情和关爱的亲戚家,甚至在小郭遭电击后对人喊“我不想死,爸妈救救我”的哭喊声中,她的亲生父亲郭某还能狠心地锁门离去。可以说,小郭今天的结果,其父母难辞其咎。

不仅是小郭曾有可怜的遭遇,就在现在,还有多少父母带着孩子一起乞讨?有多少离婚家庭的孩子寄人篱下、无家可归?还有多少遭遇家庭冷暴力的孩子无奈地生活在家庭的阴霾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相关法规太粗糙,实际中不具操作性,而地方法规又严重不完善或者根本缺失。更值得批评的是,我们的公安、教育、妇联等具体政府部门和团体至今仍对这些特殊的孩子缺乏足够的保护和重视。

如果我们能体会省委书记的悲悯,如果我们真的关怀那些孩子,就请各级人大赶紧细化儿童权益保护的法规,就请公安、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立即行动,尽快建立并完善以国家为主导的未成年人监护机制。救救孩子!不要让他们成为明天的小郭。

D

“烧伤女孩”:不抛弃,不放弃!

省委书记带头为其捐款引来各界爱心如潮   本报专门派人赴南阳慰问“烧伤女孩”

本报南阳讯南阳“烧伤女孩”揪心的呼唤引起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的热心捐助,这影响着一个又一个有爱心的人。昨日下午,本报特别派人赶到南阳,代表大河报全体员工向“烧伤女孩”表示慰问。

“烧伤女孩”的爷爷对本报记者说,孩子的爸爸很快会从广东回来。

孩子最需要温暖和亲情 

  昨日上午,本报《揪心报道引来省委书记捐款》的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香港文汇网、凤凰网等主流网站转载,引来众多网友评论。

“‘烧伤女孩’亲情缺失、伤痛心痛,令人痛惜!省委书记扶危解困、亲民爱民,令人敬仰!作为大河报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支持上,还要去奉献爱心,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昨日上午,看到网友对本报这篇报道引发的评论,得知省委书记捐款所引起的巨大反响,本报总编辑王守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昨天下午3点20分,大河报副总编辑王泽远在本报驻南阳记者站、发行站同志的陪同下,带着慰问品来到了南阳医院。在“烧伤女孩”郭某的病床前,王泽远将所带的慰问品和元慰问金送到了郭某手中。王泽远说:“你的处境,你的不幸,经过大河报的报道牵动着许许多多人的心,省委书记卢展工,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南阳市政府市长穆为民和你家乡唐河县、乡、村的干部均为你捐了款。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是受大河报总编辑的委派,代表全体大河报人向你表示慰问,你要好好养病,祝你早日康复!”

“烧伤女孩”郭某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关心我!”

  王泽远问:“你伤口现在还疼吗?”

“烧伤女孩”说:“现在不疼了,可我的一只胳膊成了半截了……”说着左手掀起了右边的被子。大家看到,被截肢的右胳膊还缠着绷带。

“这么多人关心你,你一定要坚强,要配合医生好好疗伤,等好了,还可以装上假肢。”王泽远说,“你的父母来看望你了吗?”

“烧伤女孩”哭着说:“爸妈还没有来,我想回家……”

  此时,守候在“烧伤女孩”身边的一位老人对大河报一行的到来连连致谢。他叫郭某中,是孩子的爷爷。他说:“我们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遇到一点困难,却得到了这么多领导和善良人们的关心,你们今天又大老远地跑来看望,我们真不知咋感谢。作为孩子的亲人,我们不能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良心!现在孩子的爸爸还在广东打工,已经让人捎信了,他很快就会回来!”

  王泽远说:“那就好!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温暖和亲情!”

 已安排民政部门启动救助机制

  看望“烧伤女孩”之后,王泽远又向医院院长赵俊祥了解有关治疗情况。赵俊祥说,郭某入院时,属于高压电击伤,不仅电击到了上肢、头部、手腕,还伤及了神经系统,病情相当严重。当时急需手术,可家人不仅不来交治疗费,还不来签字。通过大河报等媒体报道之后,孩子的爷爷赶来签了字,现在手术很成功,具体表现为神志清醒,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据赵俊祥介绍,获知省委书记卢展工关心捐助“烧伤女孩”的消息后,医院上下都很感动,已经捐助了2万多元的医疗费。南阳市卫生局局长医院进行慰问。

  昨天,记者还了解到,有关为“烧伤女孩”捐款的消息传开后,南阳市特别是女孩所住的唐河县,都在议论此事。

  唐河县苍台镇党委书记李平胜告诉记者:“卢展工书记每天有很多大事要管,他能如此惦记、关心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安危,我们十分感动,也十分自豪!”

  李平胜说,镇里在积极主动地动员乡村干部、群众向烧伤女孩捐款的同时,还安排民政部门,启动救助机制,多渠道地予以救助。同时,还派人到广州去接女孩的父母,争取使其早日与父母团聚。

 大河网联动

爱心执行力的展示

  在百度搜索“电击烧伤女孩卢展工   卢展工书记的捐款举动让许多网友非常感动,很多网友普遍认为,通过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卢展工书记真正地心系百姓,体贴民生,卢书记用心良苦,在干部中带了个好头。

领导的言行是导向

10月22日,网友“舒升”在大河博客发表文章《农家女烧伤缺父母爱咋让省委卢书记恁牵挂?》,文章说:(大河报报道)当天就发生这么大的“动静”,这说明卢展工书记是第一时间获悉这个消息。这可能是他经常上网,   一位名为“中国蓝的”的网友对此评论说:“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也可以说:领导的言行是导向。卢展工书记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民生无小事,民生大于天的理念。元,不多,但传递的信息很丰富;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关爱之手,关心、帮助社会上那些弱势群体;真正体现社会的温暖。”

  还有网友说:“卢旋风书记!‘中原经济区’各方论证、广开言路、招商引资、实干真行,显出了创新、格局与魄力,同时,又心怀群众、慈官如父,牵挂一个普通农家女的命运。”

  网友“侯大仙”说:“从媒体的力量正面展示,到政府关怀的细致入微,这是一次关于爱心执行力的展示。”

 不抛弃,不放弃!

  还有网友提出:“不抛弃,不放弃!女孩的心理治疗同样应该得到重视。”

  也有不少网友对女孩父母的“狠心”表示不理解,希望他们能站出来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

  有网友感慨:“当父母的做成这样,情何以堪。”有网友质疑:“人生在世,孰能无错,何况是你们亲生的,儿子就那么重要吗?”

  还有网友指出:“书记捐款是书记善心的体现,同时从侧面反映了救助机制的部分缺失,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任重道远。”

E

“爸爸,你为啥现在才来看我?”

年10月26日04:14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郭启朝通讯员屈连文文图

  被省委书记卢展工   昨日,在唐河县苍台镇民政所领导和村干部的陪同下,郭某战来到女儿的病房。见到姗姗来迟的父亲,郭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爸爸,你为什么现在才来看我,我触电了,胳膊也成半截了,你们为什么不管我呀!”听到女儿的哭喊,郭某战扑到病床前,抱着女儿大哭起来……看到这一幕,在场众人无不落泪。

  记者问:“你有多久没有见女儿了?”郭某战回答说:“有5年了。”记者问:“你女儿还是个未成年人,你让她流浪到社会,你忍心吗?”他没有回答。记者又问:“你是什么时间得知女儿触电烧伤的?”他回答:“10月15日,也就是女儿住院受伤后的第10天。”记者问:“你为什么没有赶来陪护?”他回答:“我昨天刚从新疆回来。”

  记者问:“你今天为什么想到来看女儿了?”郭某战说:“镇里、村里领导告诉我,女儿住院后,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关心。我深受感动,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也给社会增添了麻烦。我现在感到很后悔,对不起女儿,也对不起大家。”

  记者问:“孩子的妈妈咋没有来?”郭某战说:“她晕车,没有来。”记者问:“她想不想闺女?”郭某战回答:“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咋能不想啊!”郭某的妈妈,今年50岁,现在家务农。

“捐钱的老板对待女儿比我这个父亲还亲”

  记者告诉郭某战,10月24日,郑州中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长革通过大河报捐助了20万元现金,准备给郭某丽治病、买假肢,还准备帮助她上学、就业。记者问:“你对此有何感想?”郭某战激动地回答:“这家企业的老板想得很周到、很长远,他对待女儿比我这个父亲还亲,我十分感谢!请你们放心,孩子的救命钱,我一分都不会花!”

  记者问:“你女儿出院之后,你准备让她做什么?”郭某战说:“出院之后,就把她接回家……”

  此时,郭某接过话茬说:“我想到职业学校上学,学习工商管理,将来也做企业老板。”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郭某:“还生爸爸气吗?”她回答:“看他哭得很伤心,我也心软了,原谅他了。”郭某说着笑了起来,挥手向记者说“再见”。

F

《揪心报道引来省委书记捐款》新闻后续

“烧伤女孩”出院回家

□首席记者郭启朝

  通讯员屈连文

  本报南阳讯17岁的女孩郭某,是唐河县苍台镇郭庄村人,在南阳市城区打工。在超市打工的她因为生活压力,精神有点恍惚,10月6日夜晚,她爬上高压线杆,企图自杀,被高压电烧成重伤。省委书记卢展工获悉郭某的不幸遭遇后,十分关心,当即打电话给南阳市市长穆为民,叮嘱穆为民代表他看望“烧伤女孩”,并委托穆为民向女孩捐助元慰问金,鼓起了其生活勇气。本报10月22日以《揪心报道引来省委书记捐款》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如图)。昨日,病情稳定的郭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出院回家。

  在南阳医院住院期间,众多好心人为郭某捐款捐物,医护人员对她精心照顾。由于郭某思家心切,盼望着能早日回去,11月3日,医院全面检查后,医生同意她出院。临行时,护士长李志倩反复叮嘱,要求及时换药,医院复查,争取早日康复。

  上午11点,医院护士送给她的鲜花,郭某笑得很灿烂,她医院的阿姨、叔叔一一握手道别,感谢这么多天给她的关爱与照顾。

“终于到家了,我做梦都想回家呀!”下午4点,郭某一回到唐河县苍台镇老家就向记者打来电话。郭某的爸爸也在电话中表示,以后会把女儿带在身边,帮她找个像样的工作,好好生活。

  昨日,郭某的爷爷打来电话,向省委书记和所有帮助他们的人表示感谢,他说孙女回到家后情绪好多了,按时吃药,但有时还容易激动狂躁,希望能得到心理、精神健康方面专家的治疗。本报记者已联系好相关专家,等郭某截肢伤口恢复后,马上进行下一步治疗。

据悉,南阳市慈善总会已启动救助机制对郭某进行救助,将免费为其制作和安装假肢。

采访札记:

回想起来,10年前采访的这篇系列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到了深夜甚至还要爬起来采访写稿的地步,一下子做了10多篇追踪报道,“烧伤女孩”问题引发全社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zx/135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