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战上市”将令邮储银行站在转型发展、规范经营的新起点,邮政集团与邮储银行的治理关系以及“自营+代理”的业务模式日渐厘清。随着中国银行业变革之年来临,这家年轻国有银行将经历新考验

本刊记者王培成/文

岁末年初,北京冬寒。坐落于西城区金融街北端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室内温暖如春。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后,邮储银行正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若一切顺利,它有望在年登陆资本市场,闯过股改上市的最后大关,拉开这家资产万亿级的年轻国有大型银行新的大幕。

年12月8日,邮政储蓄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获批,共引入资金亿元。邮储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持股,转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公司法人治理取得重要突破。

尤其是3.89元/每股的交易价格,在资本市场银行业股价普遍表现低迷、市净率跌破1倍(即“破净”)的大背景下,这一定价水平让业界普遍赞叹:“卖了一个好价格”,甚至有投资机构坦言,说是引进战投,但这样的融资额和定价无异于一次IPO。

定价是国有银行改革中争议较大的环节,定价偏低,会被认为贱卖国有资产,定价偏高,则会对后续上市发行定价构成压力。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对《财经》记者坦言:“引战期间最纠结的是定价,目前这次引战确定的价格比较理想,但可能会对上市定价造成一定压力。”

他表示,未来将多方努力化解这种压力,首先以邮储银行优异的财务数据,尤其是良好的资产质量表现,扭转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普遍预期悲观的偏见;充分向投资者展现邮储银行业务的独特性;邮储银行还将根据资本市场走势,灵活把握上市发行节奏,选择较为有利的上市时机。

随着“引战”完成,上市工作随即启动。业界预测,鉴于年A股市场尚存在不确定性,邮储银行或选择率先在香港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预计邮储银行未来IPO募资规模约为总股本的15%-20%,募集资金有望超过“引战”规模,约达亿元人民币。对此,邮储银行未予正面回应。

年12月22日上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在金鼎大厦办公室接受《财经》记者专访。这间办公室不大,坐北朝南,布局方正,东、南两面是浅灰绿色的落地玻璃幕墙,光线视野俱佳,若是天气晴好,这里是观景金融街的好位置。

现年55岁的李国华,从江西基层邮政系统层层做起,后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任职,年1月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访谈近两小时,李国华坦率务实,不回避敏感话题,他几乎没有翻看业务部门准备的厚厚一叠材料,对未来发展思路明确清晰。

在他看来,“引战上市”将令邮储银行站在转型发展、规范经营的新起点。业界长期质疑的邮政集团公司与邮储银行的治理关系以及“自营+代理”的业务模式,将随着引战、上市的完成而日渐明晰。  

年初,邮储银行正式成立,获得商业银行全牌照,历经九年磨练,业务发展迅猛。截至年12月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近7.3万亿元,存款余额6.3万亿元,净利润增速7.46%,在国有大行中“一枝独秀”。在规模领先的同时,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远高于同业%的平均水平。与其他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其业务模式特点鲜明,优势和短板皆十分明显。

借“引战上市”的契机,邮储银行正迎来业务模式的重要调整和再造。未来,邮储银行在坚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巩固传统的“三农”、小微业务的同时,将加快推进城市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转型升级,补齐业务短板,着眼于轻资本战略,重点拓展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构建更加均衡的业务发展模式。

如果将邮储银行置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引战上市”无疑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年上半年,国务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修改调整后的改革方案,邮储银行作为最后一家改革上市的国有大型银行,意味着年初启动那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阶段性收官。

业界相信,年将是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之年,净利润有可能首现负增长,资产质量加速恶化,不良贷款呈现爆发式增长,甚至出现中小银行破产,一系列不利因素或将接踵而至,对于邮储银行这家最年轻的国有大型银行来说,挑战和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引战”定价不易

邮储银行“引战”引发金融界广泛   

假如成立之初,也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争夺制造业和大中型企业,大量进入钢贸、光伏等领域企业(当时这些企业是各家银行争夺的香饽饽),邮储银行作为后来者,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更大程度让利才能获得客户。而当时邮储银行信贷人才和经验与其他银行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如果懵懵懂懂进去,造成损失可能比预想的要大。

  

邮储银行有幸躲过了这一轮危机,没有踩到“雷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对自身的判断比较准确,做了适合的事情。今后我们仍然会遵循审慎经营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商业银行运行规律办事。

《财经》:有预测认为,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会快速恶化,从您自身的经验看,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会呈现哪些特点?

李国华:现在业内确实存在这种说法,对于这个说法应该从两个角度去审视。

一方面,要看目前中国银行业2%的不良率是否是真实反映,是否存在尚未充分暴露的可能。从邮储银行来看,我们最近进行了专项审计,结果显示,数据是真实的,反映了实际情况。年,银行业不良率是否会显著攀升,首先要看现在2%的数据是否准确,同时,还要看   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邮电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邮政储蓄业务获准开办,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年,邮政储蓄由代办模式转变为自办模式,邮政储蓄资金全额转存人民银行,双方协商确定转存款利率。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研究邮政储蓄汇兑体制改革方案,原则同意人民银行上报的改革方案,要求人民银行抓紧拟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章程。同时经国家邮政局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邮电部邮政储汇局”更名为“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

  年,邮政储蓄业务出现超常规发展,当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到.43亿元,网点数量达到个。国家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断,新增资金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邮政储蓄机构可从事债券投资和协议存款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机构开始资产业务的市场化经营与管理。

  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年3月20日,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组建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刘安东出任董事长,陶礼明出任行长。

  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苏省、湖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分行分别成立。至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有36个省级分行已全部揭牌成立。

  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李国华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

  年6月1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确认陶礼明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于年12月底被正式批捕。

  年1月,邮储银行原副行长吕家进出任邮储银行执行董事、行长。

  年末,邮储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80万亿元,位居国内商业银行第五,网点数量达到个,为约4.78亿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占国内人口的三分之一,网点数量位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

  年9月7日,邮储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亿元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期限十年,在第五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可赎回固定利率品种,发行利率4.5%。发行后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0.69%。

  年12月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宣布,正式引入10家战略投资者,共引入资金亿元。邮储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持股转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这是公司法人治理层面的重要突破。

本刊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将刊发于年1月25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zx/10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