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心血管病死亡率也不同。近日,一项由中科院专家团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SciPollutRes上的研究显示,我国各地区、不同省市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差异明显。调查发现:湖南、湖北、山东、河南等地是心血管疾病的重灾区;而海南、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心血管病死亡率最低。

高血压: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湖北、广东、湖南和重庆;死亡人数最少的是:青海、天津、宁夏和海南。

冠心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山东,河南、湖南和辽宁;死亡人数最少的是:西藏、青海和海南。

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河南、山东、湖北和湖南;死亡人数最少的是:西藏、海南、青海和宁夏。

高危区域一(口味重、污染重):山东、河南

山东:冠心病死亡人数第一,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第二

河南:冠心病死亡人数第二,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第一

在冠心病和脑血管的死亡人数上,山东和河南占据前两名。河南和山东都是人口大省,基础发病人群基数偏大。

为什么山东、河南容易患心血管病呢?一个原因是,这两个省份都是“重口味”省份。有句话形容鲁菜:咸乎乎、黏乎乎、黑乎乎。

“我行医这些年,发现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口味都很重。”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介绍。有数据显示,如果盐摄入量减少一半,估计每年全国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50万人。

除了“口味重”,空气污染则让病患雪上加霜。《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空气污染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明显上升。

高危区域二(吃得咸、吃得辣):湖南、湖北

湖北:高血压死亡人数第一,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第三

湖南:高血压、冠心病死亡人数第三、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第四

为啥“两湖”地区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这么多呢?一个是无辣不欢伤了心血管!湖南、湖北都是“无辣不成席”的区域。尽管有多项研究认为,适当吃辣椒对健康有种种益处,但并非人人皆适。

然而,在湖南、湖北无辣不欢,仅常用辣椒就数种,对于那些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危险性就可想而知。

除了吃得辣,湖南、湖北人还吃得咸!

而湖北人爱腌鱼腌肉,也是心血管病一个诱发因素。“曾做过调查,3片熏咸肉就含大约毫克钠,最好不把熏肉加入每日饮食计划。”张国刚教授说。

此外,由于气候原因,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睡得晚,哈尔滨十二月份零下十几度,人们晚上外出少,但长沙人夜生活才刚开始,熬夜等生活作息导致湖南等南方地区高血压死亡率高于北方,是引发疾病很大一个因素。

低危区域一(环境好、饮食淡):海南

海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均属全国后四位

海南被称为是“健康岛”、“长寿岛”,截至年底,全省共有百岁老人人,长寿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了优越的自然生态,海南四面环海,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区,提供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宜人的气温、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水源。所以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老人生命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海南发病率都较低。

而海南盛产海鲜、鱼类、水果,海南人饮食清淡,食物中海产品特别是深海鱼类较多,荤素平衡,低热量、低脂肪利于人体健康。

低危区域二(空气好、吃得粗):青海、宁夏、西藏

青海:高血压死亡人数全国最少

宁夏: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倒数第四、高血压死亡人数倒数第三

西藏:冠心病、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全国最少

跟海南相似,西藏、宁夏、青海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工业重污染较少。空气好,就没有很多毒害物质如二氧化硫等,对身体器官的影响就会少。

从饮食习惯来说,西藏、青海等地喜好粗粮、杂粮。粗粮、杂粮膳食纤维多,既有可溶性营养,也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粗纤维。

总结:饮食要清淡

  医疗界形成共识,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尽管环境因素不可能控制,但如果把其中占比百分之六十的生活习惯调整好,对疾病的控制就没有问题。要知道,血管有多健康,生命就有多长。

赞赏

长按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zx/104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