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名:《瓷言片语》景德镇新出元明瓷器

书号:7

作者:浙江省博物馆

出版日期:年9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既是青瓷的故乡,又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商代原始瓷的出现揭开了瓷器烧造的序幕,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将瓷器生产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部,依昌江而建,赖陶业为生,以“瓷都”闻名。该地元、明、清皆为御窑所在,所烧瓷器,古为帝王享用,今为世人推崇。然而由于严苛的御窑制度,皇帝之瓷居庙堂之高,落选之瓷则深埋地下不见天日。所幸近三十年来,不间断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让曾经黯淡隐去的部分重新变得清晰鲜活。

浙江省博物馆一直重视馆际间的展览交流,近年来不断推出名窑名瓷系列特展。此次展出的余件瓷器,均为景德镇御窑厂窑址区域采集发掘而来,经考古工作者修复整理而成。它们从瓷都景德镇来到瓷源浙江,既实现了景德镇御瓷的华丽现身,又有景德镇、龙泉烧瓷技艺的两相对比。以瓷片说历史,展示陶瓷考古成果,完成陶瓷时空对话。

2

书名:《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史部》

作者:劉錚雲

出版日期:年9月

出版社:中研院史語所

傅斯年圖書館典藏範圍包括歷史、考古、文字、人類學等學門。近年來在服務學界之餘,尤致力於十八萬餘冊古籍文獻的整理與影印出版。今年,同樣在院方的經費支援下,從館藏八百三十餘部史部稿鈔本中,精選五十二部未見刊行者影印出版,再次將典藏化身千萬,以饗專家學者。

《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史部》,全套三十六冊,每部書均撰有提要,論述作者生平行略、撰述原由、內容概要及價值等。並附有人名索引,收錄各書編撰者、卷內輯文作者、序跋者及手書題記者,裨利檢索。

3

书名:《坤舆万国全图》地名考本

书号:2

作者:高翔

出版日期:年10月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坤舆万国全图地名考本》是对《坤舆万国全图》地名的研究。其中还外加研究了一些物志名等,并配有古今对照地图,以便读者能够直观的了解这份古地图。本书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因此本书对《坤舆万国全图》地名方面的研究参考价值极高。

我们知道,文物存在的真正价值是其所含人类活动历史信息,文物是人类智慧结晶,亦是历史的见证。然而若对文物不能有着深刻的了解,对其精髓所知甚少,那么文物就是死的。因此对《坤舆万国全图》地名方面的释读则尤为重要。

4

书名:《高古陶瓷佛造像》

书号:5

作者:老慧子

出版日期:年4月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高古陶瓷佛造像》展示介绍的数十尊佛教艺术造像是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古陶瓷领域和古佛像领域的重要发现,是迄今为止从未见诸历代典籍著述的佛教陶瓷造像珍品,其中一些也是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首度披露。

这批陶瓷佛造像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最晚截止于元代,囊括了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古王朝的陶瓷材质佛教艺术经典文物。这批造像既是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中的稀世珍宝,见证了一千多年间佛教在中国本土兴衰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品中精湛辉煌、精美壮观的绝世之作,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高古陶瓷佛造像》以佛教经典为创作依据,细致解读分析了每尊造像的教义渊源、形象寓意、瓷艺特色等与造像相关的各类背景知识;资料翔实,见解独到,知识新颖,引人入胜。读者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民间百姓,皆可从《高古陶瓷佛造像》中得到极大的阅读乐趣与收获。

5

书名:《辉县发掘报告》

书号:8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版日期:年11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辉县在河南省的北部,过去因发现大量的古器物在考古界得名。-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回县境内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有了许多发现和收获。发掘工作分若干地区进行:(1)在琉璃阁发掘了殷代遗址、殷代墓葬、战国墓葬、战国车马坑和汉代墓葬;(2)在固围村发掘了战国墓葬;(3)在赵固村发掘了战国墓葬;(4)在褚丘村发掘了殷代遗址、战国墓葬和汉代墓葬;(5)在百泉村发掘了汉代墓葬。这些墓葬材料对于了解个时代的墓葬制度墓葬特征以及出土遗物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该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考古发掘报告,至今对于学术界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以及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我社来讲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6

书名:《金沙遗址考古资料集(三)》

书号:1

作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日期:年12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编著《金沙遗址科技考古资料集》。本书共收录17偏分析测试报告和26篇研究论文。金沙遗址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至春秋时秋时期,分布面积约5km2,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古蜀文明的发展演进历程有着重大意义。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沙遗址多年科技考古成果的集中反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

书名:《龙飞凤舞》徐州汉代楚王墓出土玉器

书号:7

作者:北京艺术博物馆、徐州博物馆

出版日期:年11月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年11月,北京艺术博物馆与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龙飞凤舞—汉代诸侯王墓出土玉器展》。这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系列的第七个展览,为延展展览内容、推动相关研究,特编辑出版《龙飞凤舞—徐州汉代楚王墓出土玉器》一书。

汉代玉器在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各地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一座座汉墓的秘密被揭开并展示在世人面前,对汉代玉器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江苏徐州市汉代玉器出土的重要地区,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等级高,历来深受学界的重视。

徐州古称彭城,是西汉楚国、东汉彭城国的都城。史载两汉共13位楚王,12位生活于西汉,见证了西汉中央与地方诸侯国关系的历史。迄今,考古工作者基本掌握了徐州境内楚王墓的分布,探查或发掘楚王及王后墓葬8处18座。其中,楚王山、狮子山、北洞山、驮蓝山等地楚王墓开凿年代为西汉早期;小龟山楚王墓西汉中期,墓主人身份明确,为楚襄王刘注及王后;东洞山楚王墓(石桥汉墓)年代较晚,为西汉晚期。这些楚王墓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尤以狮子山汉墓为最。竖S形玉龙体现了汉代玉龙对战国玉龙的继承与发展,是西汉楚国玉器的典型代表。

本书收录了狮子山、北洞山、东洞山等楚王墓出土的部分精美玉器,还收录了若干高等级陪葬墓出土的玉器。玉器种类涉及礼仪用玉、装饰用玉、葬玉、生活用玉等多个种类。

8

书名:《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全6册)

书号:5

作者:(清)庞元济

出版日期:年6月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名人手札具有书法艺术性、文献史料性、文物原迹性等多重价值。《庞元济藏清朝名人手札》就是这样一部聚清初至清中叶名臣名家的精品手札集。本书原题《国朝名贤手札》,为庞元济旧藏,现归上海图书馆,为该馆一级藏品。庞元济(—),字莱臣,号虚斋,实业家,以书画收藏名满天下,有《虚斋名画录》《续录》传世。然世人多知其书画收藏宏富,未必了解他的清代尺牍收藏同样冠绝一时。其藏品《国朝名贤手札初集》收录吴伟业、王时敏、傅山、袁枚、惠栋、梁同书、钱大昕、段玉裁、阮元、伊秉绶、林则徐等一百五十六家手札三百七十九通,《续集》收录顾炎武、朱耷、陈洪绶、万斯同、王士禛、道济、朱彝尊、方苞、洪升、全祖望、桂馥等一百四十二家手札二百零七通。初、续集,剔除重复作者,共二百六十家五百八十六通。这两部尺牍集,选择精审,辞章典丽,翰墨风雅,彩笺华美,可视为晚明至清中期名家尺牍的代表之作。

《庞元济藏清朝名贤手札》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文献史料价值:这部尺牍的二百多位作者,涵盖了清代学苑艺林的多位代表性人物,对了解他们的生平、交游以及书信辞章有直接的帮助,当然有助于清代尤其是乾嘉时期学术文化的研究;二、文物原迹价值。清代中期以前的尺牍实物存世数量相当有限,而这部尺牍中的部分作者如顾炎武、洪升等人的墨迹更属极为罕见。除书法外,尺牍所用信笺又有不少是质量极佳的版画、印刷工艺品,尤其是多件仅见于乾隆时期的砑光彩笺,其珍稀程度绝不亚于墨迹,为版画史和印刷史的珍品。除部分图版外,此部尺牍迄今从未全部公开展示和发表过。

9

书名:《陕西金文集成》宝鸡卷岐山(16册)

书号:0

作者:张天恩

出版日期:年6月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陕西地区自商代中期到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有铭铜器件,收录数据的时间范围从公元前多年到公元年,跨越了余年的历史,成为陕西出土金文数据信息最为全面、完整的著录。全书共分5卷16集,以地区分卷,以县为单位,按有铭青铜器出土地点青铜器组合逐件介绍金文信息,内容不仅有为铭文新制做的拓本,同时录入所有存世而可搜集到的国内外有铭青铜器器形、铭文的高清彩色照片,并附每件器物的释文、年代说明、器物介绍(形制、纹饰、尺寸及重量)、出土地点、时间和基本情况、流转收藏信息等,书后附有器类目录索引和引文书刊目录索引。

本书的编辑和出版是迄今为止有关陕西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的汇集,且将金文拓片与器形和铭文照片同时著录,这一直接使用新拓片、将拓片与高清彩照相结合的形式为历来金文著录所难企及。

未完待续

北京博文书社(文物出版社门市部)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文物出版社一层

-

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x/76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