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掏粪男孩”想到的

作者:木易编辑:张佳媛

评论类

原作

春节期间,来自郑州动车段的几个被称为“掏粪男孩”的80后成了“网红”,他们不仅跃上了央视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栏目,还被全国各大门户网站转发。看到这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听着这一句句不加雕饰的话语,一时间,笔者好像穿越了时空,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的劳模——时传祥。

那个时代的时传祥,和千千万万出身贫苦、翻身当家作主的劳苦大众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中。身为掏粪工的时传祥,起早贪黑,踏实肯干,不仅得到了同事的尊敬,还获得了很多荣誉,更受到了刘少奇的接见。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国家主席刘少奇亲自握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认真回应:“作为掏粪工,就是要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这是我的工作,是十分光荣的劳动。”这些话,感动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劳模或许会被人遗忘,但这种朴实的敬业精神得到了传承。近日火起来的“掏粪男孩”,不正是继承了这种立足岗位、忠于职守的精神吗!“掏粪男孩”之一田莊说,起初有过抱怨,活儿脏,接受不了,但跟了几个班之后发现师傅从来不嫌脏,干起活儿来既主动还高效。这种敬业精神让他们几个“小鲜肉”肃然起敬,秒变勤奋认真的“臭小子”,用实际行动在“掏粪”岗位上干得越来越好。

也许,在这个“小鲜肉”层出不穷的时代,肤白貌美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然而,仅靠这些外在,能否不负时代重托,成为社会的脊梁?能否真正肩负起推动企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庄严使命?“掏粪男孩”不怕苦、不怕臭,甚至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评价的精神不仅给出了答案,更让前人颇感欣慰,为后人树起了学习榜样。愿越来越多的“掏粪男孩”活跃在我们的千里铁道线上,将时传祥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作品评介

该评论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新闻热点,以理性的思考、独特的视角,在热议铁路一线鲜为人知的高铁“掏粪工”敬业精神同时,诠释了上世纪劳模时传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臭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传承,在勾起阅读兴趣、唤起两代人思想共鸣的同时,从另一角度考量了时下追捧“小鲜肉”的价值意义和社会思考。

采编过程

年2月初,笔者在央视《新闻联播》上看到了郑州动车段检修车间几个青工不怕脏、不怕累,清理列车厕所的新闻,不由得被这些80后的感人事迹所打动,由此联想到了上世纪50年代劳模时传祥,通过时代对比,积极倡导继续发扬劳动光荣的优良传统,传播社会正能量。

社会效果

该评论信息量大、感召力强、正能量足,新华网、环球网、大河网、大众网等国内主流网络媒体纷纷予以转载,助推了“掏粪男孩”这则新闻的社会热度,倡导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广义实习编辑姚篮

欢迎







































白癜丸价格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x/116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