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刘海明刘海明,新闻学博士,教授。现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擅长新闻评论写作和编辑。曾多次与中央电视台记者合作采访,如年12月9日《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多多上法庭》,节目的前期拍摄、编导均由刘海明负责。此外,年6月采访、编导的《太行新愚公》专题片,荣获河南省委组织部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在新闻评论上,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南方周末》、《半月谈》(内部版)、《南风窗》以及新加坡《联合日报》、美国《侨报》、香港《大公报》等近家报刊上发表新闻评论作品千余篇,具有丰富的新闻评论创作经验。此次,受微长虹邀请,他为大家推荐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可以称为遗传科普书籍的典范。在这本以现代新综合进化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的书中,道金斯对生命本质——自私的基因作了全新的阐述,并由此引发了对人本身的重新思考,彻底颠覆了我们梦想中的伊甸园。这本看似是专门研究遗传学的书,实际上在间接地表达着人性、阐述着伦理,让我们在体会到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与完美的同时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进化的冰冷和无情。这也正是他推荐这本书的缘由所在。亿万年以前,在还是一片荒芜没有开化的混沌大地上,一些聚集在海洋或某个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如世界末日般沸腾咆哮、冒着滚滚热浪带着硫磺气息的水域里的有机分子,在经过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聚合、分裂、融会、化合后,诞生了洪荒宇宙中第一个可以完成自我复制的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以不可抵挡的力量和生命力在地球上开枝散叶、不断进化、繁衍不绝,它穿越四十亿年的时光长河将它的后代子孙遍布这颗星球的天空、陆地、海洋和森林,塑造了无数的生命和奇迹。它就是基因。我们作为个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是处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王者,在拥有最高贵的基因的同时拥有最自由意志、最理性的思想和最文明的行为,企图运用人类的力量去征服自然,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强加给自然界。但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终于认识到鸵鸟政策决不是明智的举动,并有了正确认识自然乃至我们自身的机会和可能。那么基因到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有机的化合反应?英国生物学家里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对这一些列问题作了详尽的回答,此书甚至可以称为遗传科普书籍的典范。在这本以现代新综合进化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的书中,道金斯对生命本质——自私的基因作了全新的阐述,并由此引发了对人本身的重新思考,彻底颠覆了我们梦想中的伊甸园。这本看似是专门研究遗传学的书,实际上在间接地表达着人性、阐述着伦理,道金斯将基因视为自然选择的基础单位,以基因进化的视角,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行为现象。他将达尔文以来所创建的进化论的生命观打磨成一件锋利的武器,以前所未有的胆略揭示出生命世界中隐藏极深的秘密,使我们能够穿越千变万化的具体生命形式而直指核心、了解本我,让我们在体会到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与完美的同时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进化的冰冷和无情。这也正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缘由所在。初读此书,也许你会觉得有些头大,晦涩艰深的专业性语言也许让你有些喘不过气。但细细品读仔细感悟,这其中的大智慧便如泉水般奔涌而来,带着丝丝清冽和甘甜,特别是后面几章的博弈更是会让你如醍醐灌顶般拍手叫好。整本书读罢,其中心观点我们大致可以用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概括。单击小标题阅读详细内容1自私的真谛说到自私,我们通常会对其产生误解,把“基因自私”和“生物个体自私”混为一谈。按照道金斯的说法,所有基因都自私而盲目地追求在“基因池”里的最大化,但只有很少的基因决定生物体本身是自私的。比如,即便是代表着善良的一面类似于“无私”、“友善”之类的基因也会自私地追求自身的最大化。它们没有灭绝,是因为它们和“损人利己”的基因在进化的博弈过程里达成了动态平衡。孟子主张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性恶论,比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到的“因自私而利他”的“经济理性”。而我认为,自私自利是个人主义的道德境界,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和表现形式。比如,有的自私是极端的,他们以卑鄙的手段恶意中伤他人、毁坏他人利益来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目的;而有的自私则属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范畴,既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不伤害他人。自私是人最本质的自然欲求,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自私”反而越来越被误读、被妖魔化,变成了过街老鼠般的存在。我们应明确:没有自私就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了前行的动力,又何来社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自私要有度,人的自私应着力追求第二种达到平衡的自私,而摒弃第一种极端的自私。2繁衍的载体《自私的基因》中说“基因存在于你和我的躯体内,它们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这些复制基因源远流长。今天,我们称它们为基因,而我们就是它们的生存机器。”道金斯的此种言论仿佛粉碎了我们从小的信念——认为我们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是围绕着自己生存、为自己服务的,我们自己是一切的主宰。但道金斯用科学的口吻告诉我们——基因才是进化的主人,而人类不过是他们进化的工具和载体而已。更讽刺的是,“人类”这个载体只是暂时的,正常使用寿命也就80年。明白了这点,很多事情我们也就也就豁然开朗了,比如: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因为从基因进化的最优策略来看,完成繁殖后人的使命就是早点死亡,以免妨碍下一代基因的进化。3人和动物本质的相似性前面我已经说道,人类总是藐视一切,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傲慢地认为自己和动物不同。但根据道金斯所说,任何一个个体都只不过是寿命不长的基因组合体的临时运载工具,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只是在于将某部分特定基因延续。比如,据说人类和大猩猩基因的相似度在95%以上,甚至和香蕉相似度在30%以上,在基因方面一切动植物都有着本质的相似性和特性,人类融于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人类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活中的特性也只是基因信息表达的不同。所以,除却皮囊,人类和动物存在的意义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有动物的本能都是贪婪的、自私的,表现为对食物、领地、异性等资源的追求和占有,并为其所携带的基因的传递繁衍而做出毕生的努力和追求。反观人类,人一辈子争求各种名利、地位和金钱等,也正是为了占有有限的生存资源和获得异性青睐以传递自身的基因。因此,人和动物在基因上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尊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也正是本书想要传达的思想之一。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文明急速膨胀,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退回到原始的状态,过剩的人口数量与日益缩减有限的地球资源形成强烈的尴尬关系,于是争夺、撕扯、比拼成了关键词,自私在作为人类本能欲望的同时被愈加扩大化,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道金斯的这本《自私的基因》可以让读者真正了解自私的内涵,并去正视它以至于正确运用它,不失为茶余饭后一本细细品读的好书。自私的基因里查德?道金斯印象刘海明一头利落的短发,标准的衬衫加西装裤再加一双乌黑发亮的皮鞋,这便是刘海明老师的日常标配了。这样的标配看起来几乎一丝不苟,颇有大学教授严谨认真的范儿。但每当他一大笑,那口齐刷刷探出头的大白牙还是暴露了他的“亲民”范儿。刘海明好拿自己开玩笑,经常说自己:“我长得丑啊”并由此引发出“长得丑就该多读书”的感慨,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读书动员会”了。作为大学教授,尤其是新闻系这种与时代接轨、与时事共生的专业,大容量、宽范围、与时俱进的知识必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刘海明这种每天坚持至少写一篇评论的人来说。不敢说刘海明老师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式的读书狂热者,但像《文明论概略》、《自然哲学》、《三种文化》等各类哲学的、伦理学的以及社会科学的书他可是没少读,简直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了,这也是他为虹蜜们推荐《自私的基因》这本生物学+伦理学的书的原因。对于书,刘海明不但读,还要做笔记、写感想,在机场或车站等这类嘈杂的地方他也能边看书边随手做个小标注,颇有一番超然独立于世的洒脱。钻着空子读书、坚持每天至少一篇评论、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写日记的习惯(据说刘海明正在记录他的第68本日记),再加上来源于各种书籍的灵感而给他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自编自讲的睡前故事……不能说刘老师是“活到老,学到老”,毕竟他还在“壮年”的尾巴上,但这股对读书的执着劲儿和对各类书籍知识的灵活运用,刘海明也算是我见过的与书相处的最融洽的人之一了。PS↑“书香云集”微长虹线上好书分享活动启动了!微长虹每周将邀请一位嘉宾,共10个人为大家推荐心中的经典好书。说出你和这本书的故事,将这本书给你的心灵触动与更多人分享。如果你愿意,请加入我们!推荐内容包括:书名,作者,简介,推荐理由,你和这本书的故事,你对这本书的观点和感受。
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通过邮箱的方式参与本次活动。好书推荐邮箱:chbchanghong.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sh/64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