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7日,副台长、融媒体中心主任宋炯明利用三个午休时间,分别与新闻采访部条线记者和《新闻透视》栏目组举行座谈,对下一阶段宣传报道的采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宋炯明强调,记者要具备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努力维护好条线资源,提高及时准确掌握新闻事件核心信息的能力。《新闻透视》栏目组要继续传承好前辈的优良传统,努力适应传播新格局,在新媒体上持续发力,不断擦亮这块三十年的金字招牌。

与条线记者座谈

宋炯明指出,近年来媒体传播格局复杂多变,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方兴未艾。在杂音缭绕的情况下,中心作为本地主流媒体,只有快速准确发出权威声音,才能发挥出正确引导舆论的影响力。

关于记者的业务素养

条线记者是本地电视新闻生产的第一道关口,新闻节目能否发出权威声音,发挥主流引领作用,要靠条线记者通过长期维护的条线资源和有诚意、有善意的沟通交流方式,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与支持,甚至愿意给予独家内容。

他强调,采访对象不能持续“矮化”,必须够层次、够权威。条线记者必须具备第一时间掌握核心素材、核心信息和采访到权威人物的能力,同时还要对这个条线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有足够的了解,甚至要成为这个行业领域的“专家”。这是中心对条线记者岗位的要求,也是条线记者必须具备的性格素质。

关于做好主题报道

今年主题报道任务繁重,从上半年的上海“两会”、全国“两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到下半年的十九大,重大活动一项接一项,时政报道内容占比较高,安全播出压力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宋炯明要求条线记者要强调讲政治,做到“稳”字当头,立足本地、深耕本地,时刻保持新闻人的状态,与条线各方保持充分密切沟通,多挖掘各自所属条线行业内的正面报道,除了报道好短平快有时效的选题外,更要多做一些行业观察和深度报道。

关于视频新闻生产

针对视频新闻,宋炯明谈到,视频并不仅仅用于传达信息,更多时候还要通过视频传递一种情感诉求,要多思考播出效果和视频价值,避免生产无效视频,提升视频新闻的有效触达率和传播影响力。

他还结合上半年电视新闻中发生的一些差错,要求记者在采访时务必准确掌握信息,减少事实性错误;在写稿时仔细检查文稿,核对相关信息,避免出现差错。

与《新闻透视》栏目组座谈

宋炯明首先肯定了栏目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说,《新闻透视》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开办至今已有30年,在观众心里建立了权威地位和良好口碑,许多出色的报道都是各类评奖的得奖主力。

同时也要求栏目组成员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热情和韧劲,不断继承发扬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努力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他表示,中心下一步将继续支持《新闻透视》栏目,强化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不断做强节目在本地的影响力。

座谈中,宋炯明对新闻采访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新增岗位设置,加强与“看看新闻Knews”的融合,努力把本市视频新闻作出新亮点。

二是要支持、鼓励新闻采访部更多补充新力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三是要继续发挥老同志的作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加强对年轻记者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年轻员工的成就感、获得感。

四是要求新闻采访部每月以不同形式组织一次全员座谈,强化业务交流学习。

宋炯明还特别强调向老同志学习,在三场座谈中都反复提到,电视新闻的前辈为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他们用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使中心形成较强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要学习他们的业务经验,继承他们的职业精神,明确方向和目标,把中心事业做大做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sh/146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