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广播融媒体提升“四力”河南行采访活动采访团在漯河市城市展示馆中采访时了解到,漯河市将深耕细作,致力于把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打造成世界文字文明的中国名片、华夏文明的漯河地标。 ▼ 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记者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提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她问道,漯河市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好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哪些重大谋划和重要举措。漯河市委书记蒿慧杰在与采访团记者互动交流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总书记关于“中原更加出彩”“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重大要求和殷切嘱托,紧紧围绕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这一工作主线,集全市之力,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谋划,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第一个“一”,是指一个战略目标,即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的核心是“奋勇争先”,可以概括为“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两个上台阶,就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四个走前列,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建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环境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包括政治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发展动能转换走在全省前列。第二个“一”,是指一个工作方向,即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向,就是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这也是省委提出的全省的工作方向。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路径。第三个“一”,是指一个工作布局,即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布局。这个工作布局既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漯河的具体化,也是把握工作方向、实现战略目标的“桥”和“船”,落脚点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落脚点展开的,这既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第四个“一”是指一个城市发展定位,即新时代漯河城市发展定位,我们把它叫做“四城同建”。就是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奋斗,把漯河建成名符其实的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具体讲就是,我们站位为河南振兴添浓彩,进一步发挥漯河的交通区位优势及其他有利条件,着力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先期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医疗服务、职业教育、体育赛事、检验检测等5个地区性功能中心,同时适时启动其他中心建设,逐步使漯河成为镶嵌在豫中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漯河珠光闪耀全省;站位为中原崛起添浓彩,进一步用好沙澧两河贯穿我市全境并在市区交汇等自然禀赋,通过深入推进“百城提质”“四水同治”“森林漯河”建设等措施,持续做好“水”“绿”两篇文章,逐步建成中原生态水城,使绿色成为漯河底色,让漯河底色映染中原;站位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浓彩,进一步做大漯河食品产业,逐步使漯河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食品名城,使食品之香成为漯河味道,让漯河味道香飘全国;站位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添浓彩,进一步挖掘《说文解字》、贾湖契刻符号等汉字文化资源,逐步建成中华汉字文化名城,使汉字成为漯河符号,让漯河符号写满全球。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张博说,上午参观采访了漯河的双汇集团、平平食品等食品企业,了解到漯河是中国食品名城,对漯河在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食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食品产业方面的新探索、新举措很感兴趣。蒿慧杰表示,漯河作为全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集中度高、体量大、名企多、链条长,是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占全省1/6、全国1/60;拥有本土成长起来的全国、全省食品工业百强企业10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世界强企业15家;产品涵盖15个大类、5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麻辣面制品、火腿肠、冷鲜肉单品产量“三个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达到4.5: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可以说,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漯河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理应创经验、趟路子,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按照总书记关于“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我们通过几个月的调研、座谈、谋划、论证,出台了《坚持“三链同构”,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的工作部署》,把“三链同构”细化为47项具体工作,形成了有目标、可操作、能落地、可考核的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在延伸产业链方面,我们重点围绕提升产业链水平,做好“六个打通”的文章,即打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这两大河南省万亿产业,着力培育食品机械产业尤其是面制品加工设备;打通食品产业与漯河的造纸等产业,发展食品包装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医用食品,积极引进生物医药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漯河舞阳县的盐化工产业,培育高端、绿色食品添加剂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物流产业,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动物饲料,着力发展猫粮、狗粮等宠物食品。在提升价值链方面,我们重点抓了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培育这三件大事,围绕建设食品产业研发创新基地、产学研融合基地、人才聚集地等出政策、定措施、做文章。在打造供应链方面,我们重点抓了提升源头供应质量、推进主食产业化、提高供给效率、促进三次产业融合等四个方面的工作,着力建设高品质原料基地,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比如,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许为钢团队牵头的小麦产业联盟,短短一年时间就发展订单基地20万亩。今年“三秋”期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达万亩,占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漯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推进“三链同构”,着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推动漯河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编辑李英蕤说,漯河是许慎故里,不久前,漯河市曾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国征集中华汉字名城LOGO,非常引人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sh/130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