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慈莉华刘淑仪 5月27日下午,《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编辑李俊受新传院严励教授的邀请,莅临我校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教室,为17级新闻系及编辑出版系学生教授新闻编辑共建课程。本次课程中,李俊以自身经验和精心收集的素材向学生传授如何避免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差错。 正式上课之前,李俊播放了一段央视主播的口误集锦,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寓教于乐,告诫学生新闻报道避免差错很重要。他从新闻报道最基础的两个特性出发,提出新闻要做到真实、准确,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差错。 之后,李俊从政治性、政策性、事实性、常识性、技术性五个方面讲解差错出现的类型。他强调,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固定表述不得更改,词语运用要正确;对于我国的国家政策要正确解读,规范表述;想要避免常识性差错,就要积累常识。除此之外,李俊对差错出现的形式、类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实例,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掌握。 随后,李俊对如何避免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差错进行了重点讲解。他结合新闻报道的5W模式,提醒学生在时间、地点、人名、职务职衔、机构名称、数字及计量单位等七个地方要多加注意。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差错,首先,在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关键证据和关键词语上,新闻来源要清楚准确,有权威性,不能道听途说;其次,处理匿名时要谨慎,即使在报道中为了某种需要不使用真实名字,但编辑对匿名人要了解;第三,缺乏科学性的社会调查结论不能信,避免不加核实的转载,不用境外媒体做消息来源,警惕商业机构发布的消息及各类排行榜。这些具体细致的实战经验让学生收益良多。 本次课程中,李俊引用了大量例子,便于学生理解。他讲课生动有趣,互动亲切。课程结束后,李俊主动留下与学生做更加深入的交流,学生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分享自己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他一一进行解答,气氛甚是热烈。 余晓霖 图片 张依梦 编辑 王欢欢 校对 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