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还有32天 摘要:本文从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先生“两个舆论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两个舆论场”态势极其严重危害,讨论了造成“两个舆论场”缺少交集、共振的根本原因,研究了我国媒体生态、媒介关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阐释了新闻专业领域理论前沿问题,剖析了政府、宣传主管部门错误的新闻观念和影响,总结了主流媒体违背新闻规律的典型表现形式,概括了当下主流媒体新闻模式的新变化、新气象,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应秉持的新闻理念,在理清各媒介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打通“两个舆论场”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新闻规律;舆论场;新闻理念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是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先生在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1]。随着门户网站、“微博”、社交社区、移动平台等新媒体的发展,“口头舆论场”在当下演变成了“网络舆论场”。“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的存在本身是正常的,不完全重叠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两个舆论场”的兴奋点、 一、“两个舆论场”乖离态势、形成原因以及主流媒体的时代责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景刚认为:“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共振模型,即: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该振动物体的振幅会越来越大。”“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这个策动力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主流媒体一直在努力探索新闻改革路径,确实也在不断拉近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但是,按照“三贴近”原则来衡量,差距还很大。许多情况下,主流媒体自己做得很辛苦,人民群众就是不买账。你在报上(电视、电台)说你的,我在网上说我的,没有共识,缺乏共振,使得“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处于惯常性的乖离态势,有时候甚至处于两极分化的极端状态。
客观上看,是因为时效更快、传播更广、互动更强“网络舆论场”与主流媒体分庭抗礼;但主流媒体主观上违背新闻规律的理念和作为才是症结所在。一些主流媒体仅仅 1.美化新闻事实,说假话,掺水分,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年11月17日,《某某早报》在头版刊登一幅摆拍的“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照片,就是典型的一例。结果“摆拍”照片通过“微博”被广为传播,引发业界、学界和社会对媒体自律的不停诘问。随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对此表示歉意,并对值班编辑做了处分。
2.回避主要矛盾,硬着头皮唱赞歌,挑战新闻职业道德底线。年12月14日,信阳市光山县发生了22名小学生被砍伤的恶性案件。地方主流报纸不去调查、报道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竟然置天下汹汹于不顾,在头版发表了《光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粉饰文章。这是对民意赤裸裸的挑战,自然也招来了网民的一片怒骂之声。这决不是业务水平不高能够搪塞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底线的严肃问题。
3.转移公众视线,把坏事变成好事,无视新闻价值规律。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市一家煤化工厂发生了苯胺泄漏入河的灾害事故,并波及河南安阳、河北邯郸等地区。面对这么严重的事件,地方主流报纸不去追问事故为何被瞒报了5天,不去探究到底泄露了多少吨苯胺,不去调查人民群众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反而相习惯性地想把坏事变好事,重点推出“数千军民冒严寒,热火朝天刨冰掘苯”的报道,淡化、虚化事故本身的危害,企图转移公众视线。
4.装聋作哑,关键时刻缺位,放弃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年1月4日,河南兰考发生了7名残疾儿童火灾遇难事故。地方主流媒体漠视公众知情权,不发声,不作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事也发生过,后来看“捂”不住了才有所动作。而“网络舆论场”早就一片哗然了,地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就此严重丧失。
5.报喜不报忧,一味地歌功颂德,违背新闻平衡性原则。新闻平衡性原则要求之一是全面性,意味着新闻报道要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反映客观事物和客观世界。在现实中,有不少主流媒体没有坚持这个原则,绕着矛盾走,围着领导转,“唯上”不“唯下”,自己大声喊好,网上却一片质疑。在周口市“平坟事件”中,地方主流媒体片面强调积极因素,对网络舆论的不同声音置若罔闻,不 6.“传统版”和“网络版”调性不一致,伤害了新闻权威性。近年来,主流媒体特别是中央媒体的新媒体网站、官方微博、移动平台发展势头良好,双向互动传播手段和形式多了,内容也有了更民生的变化。但是,省级以下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较之中央媒体尚有不小差距,其“传统版”和“网络版”的舆论调性更缺乏一致性,往往是形式的融合较好,而内容的融合较差,伤害了新闻权威性。
“两个舆论场”的融合问题不解决,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公平正义、新闻道德底线就会不断被挑战、被突破,就会导致党和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社会思想混乱,甚至会导致社会阶层撕裂。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作为时代的“风向标”,主流媒体负有引导社会舆论、文化思潮健康走向的责任和使命,要及时转变观念,跟上时代节拍,拿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勇气,遵循新闻规律,切实履行媒体责任,与时代共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改进新闻报道工作,拉近距离、赢得信任、形成共振,打通这“两个舆论场”。
二、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新闻模式和策略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明文规定要求:新闻媒体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报道内容。按照新闻价值规律办事这一新要求,被业界和学界认为是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前奏。
(一)勇于直面社会问题,形成舆论共振
只有当 刘云山在元月4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主流媒体要与时代共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勇于正视问题和矛盾,勇于说真话、写实情,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彻底改掉“吹喇叭”、“唱赞歌”、“抬轿子”、“显政绩”的假大空形式主义文风。
披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和表扬成绩一样也是为了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因此,有学者提出了“正向舆论”的新闻概念,即能够导向正面结果的积极舆论。事实上,只要主流媒体能够体现负责任的态度、思辨性的批判和建设性的目的,批评报道也会得到政府支持。年9月,温州日报站在温州改革发展的全局进行深度思考和高端策划,针对温州发展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出了《十问温州发展》的报道,用批评的方式发挥出了正向舆论作用,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片好评。
(二)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引发感情共鸣
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一致性。因此,党领导的“媒体舆论场”同人民群众的“网络舆论场”立场也应该是一致的。“网络舆论场”虽然热闹,但受众对“媒体舆论场”的期待其实更大。主流媒体应自觉地按照“三贴近”新闻原则,坚持开展“走转改”新闻活动,并在活动中寻找党心和民意的结合点、共鸣点。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利。自媒体诞生之日起,其职责就是代表公众行使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执政党一贯强调的,也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鲜明倡导的。公众虽然可以通过网络主动争取知情权,但由于资源、手段和专业性的局限,公众获取的信息往往是点性的、线性的,而不是立体的。比如,“12.25”山西吕梁山隧道爆炸事故,新闻媒体尚且难以探究真相,更不用说一般公众了。
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信息桥梁,主流媒体有责任推动信息公开,提高对公众的“回应度”,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上要率先发声,说实话,写实情,主动抢占新闻制高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否则,自然有“网络舆论场”来“打擂台”。问题还在于,网上真的假的混作一团,争论往往升级、演变成攻击,遂使新闻事件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造成社会心理和政府形象的二次伤害。
(三)主动融入“网络舆论场”,实现传播互动
应该看到,作为“网络舆论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自身的角色功能也发生了新变化,在传播信息、观察舆情的同时,已经悄然成为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舆论工具,并以其较强的批判性、思辨性和新闻性赢得了更多的 随着门户网站、“微博”、社交社区、移动平台等新媒体的崛起,“网络舆论场”参与性、互动性日益增强,其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态势不断发展。主流媒体精英单向度地构建“拟态环境”已经不可能。“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公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发布者,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会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亲自行动去挖掘信息,广泛参与“拟态环境”构建。近年来兴起的网络“人肉搜索”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传播心理学认为,“受众”主动接受信息的程度越高,传播的效果就越好。因此,主流媒体必须习惯并尊重网络“受众”在传播现实中正在上升的参与地位,积极拥抱新媒体,打造好自己的“网络版”,并在这个平台上与网民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倾听和回应网络民意,推动双向互动传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走好融合的关键性、实质性第一步。
(四)建立新型的媒介关系,掌握传播主动
在我国,执政党对媒体的管理经历了“政治家办报”的毛泽东时代、“安定”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邓小平、江泽民时代、“三贴近”的胡锦涛时代、以遵循新闻价值规律的习近平时代。中国新闻模式由“意见取向型”逐渐转变为“信息取向型”,新闻文化由“喜鹊”式的正面倡导逐渐转变为‘啄木鸟’式的问题批判。特别是当下,政府的媒介素养正在提高,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正在进行调整,媒体管理呈现了一定的灵活和弹性。
随着社会变革、时代发展,主流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和社会责任苏醒,不断在尝试摆脱政府的“媒体管理”,争取更大的作为空间。比如突发事件的报道,抢在宣传指令下达之前抢“采”、抢“报”成为很多主流媒体规避管控的习惯手段。年1月26日,河南长葛一家工厂的锅炉爆炸事故,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抢先予以了报道,而反应较慢的其他媒体还没有动作,宣传指令就下来了。还有的主流媒体甚至一边准备新闻稿,一边准备检讨稿,不顾宣传指令,先报出来再说。媒体与政府的冲突虽然是隐形的、局部的,但逐渐成为常态。
为了建立有别于媒体管理的新型媒介关系,笔者以为,主流媒体要建立两个“二元”互动、平衡的操作模型:一是,以公共利益为最大公约数,理顺和政府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议程设置与宣传指令的关系,并在追求正向效果的要件下达成服从管理与主动作为的动态平衡。二是,以满足知情权为最大公约数,理顺和公众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被选择与选择的关系,并在疏解社会情绪的要件下达成单向传播与互动交流之间的动态平衡。以此推动政府与媒体密切合作、媒体与受众的双向互动,逐步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融合。
三、主流媒体新闻模式的新变化、新气象
最近,《新闻联播》节目内容亲民了,形式活泼了,语言生动了,风格平实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常江认为,《新闻联播》的变化是中国电视新闻向专业主义迈进的很重要一步。
十八大以来,主流媒体尤其是中央媒体新闻报道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减少了政府视角、领导视角、成就视角,增加了新闻视角、百姓视角、生活视角,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气象。一是时效高了。在习近平视察广东时,国内媒体打破了以往转发新华社通稿的习惯,提前报道了领导人和老百姓的亲密接触。二是文章短了。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的新华社电稿连标点算上才96字。人民日报也只刊发了新闻图片。三是人情浓了。中央电视台新改版的《新闻联播》节目,买菜大妈、雾霾天气、曹家巷拆迁、春运……“坐”上了的“头等舱”。四是领导少了。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上有关中央领导人会见、批示、外交、中央重要会议的报道比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一。五是监督强了。人民日报改版一个月内,头版的舆论监督稿件从零增到12篇。六是更透明了。年12月,新华社起连续3天播发“中共高层新阵容”人物特稿及相关图片,首次罕见详细披露了习近平、李克强等领导人的出身经历与家庭,被国际国内社会认为是透明作风的开始。
另外,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栏目)的专业性、提示性和服务性进一步加强,政治教化、成绩宣传意味要进一步淡化,不断提高了亲和力新闻性,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距离、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
四、结语
遵循新闻价值规律,打通“两个舆论场”,要防止唯“专业主义”倾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展江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独立的思想、专业的规范、坚持服务公共利益三者的结合。[3]”笔者以为,与保持中立(neutral)立场、追寻简单事实(facts)客观性的西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内涵比较,展江教授“坚持服务公共利益”观点发掘出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组织的属性本质要求。无疑是一种进步。唯“专业主义”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会忽视了服务公共利益这个大前提,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现实分散而复杂,公众的媒介素养也不够成熟,而“网络舆论场”集合性却越来越强,局部矛盾就会溢出为全社会的躁动情绪。打通“两个舆论场”目的是用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共识,而不是“媒体舆论场”向“网络舆论场”的简单妥协。因此,主流媒体争取作为空间的同时,还必须在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好舆论走向。这一点不可不知。
参考文献: [1]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3). [2](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胡舒立.美国报海见闻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瓦叔点评: 很多同学抱怨说热点很多,我说热点一点也不多。关键问题是,你是抓表象,还是找根源?什么意思?比如对于网络舆论问题,很多同学背很多,例如网络舆论,网络监督,微博反腐,政务微博,突发危机,政府发言人等等(还不说一堆具体的事件)。感到很痛苦,这一批东西很多地方很像,但是找不到根,使不出力,感觉在泡沫里扑腾。其实,这些知识点的核心很明显,点解? 就是两个舆论场,新媒体出现之后,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出现障碍,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无力把关。民间舆论场由于新媒体而获得了话语权,但大多数公众却缺乏进行理性政治讨论的素质,这就造成了旧秩序解体,新体系未建成的舆论场分裂状况。所有的网络舆论相关现象,无一不是围绕两个舆论场出现的一系列博弈(如网络监督),适应(如政务微博和发言人),冲突(如谣言和恶搞),所以按照两个舆论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来,可以很清晰的找出这一系列的问题思路来。诸位同学,识得唔识得啊? 瓦叔新传考研冲刺班正在进行中 干货满满惊喜不断 IfYouAreReadytoJoinUs 后台回复“报名”即可找到我 戳下图即可见课表详情以及课程QA perasperaadastra尽吾之力以达天际 我们致力于让你在新传考研路上Makeyourdreams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