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河南电视台晚间重要栏目《河南新闻联播》推出“转作风抓落实”系列报道,采用全程同期声的方式充分还原现场,既树立“沙瑞金”式的领导干部,也曝光了一批像“孙连城”式懒政不作为的干部。 来源:传媒内参(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蔡一鸣 “你不是说五个村(土地三权分置)进展比较快,进入三榜公示了吗?那个公示的地方在哪?你带我去看一下!”面对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的质问,乡长“孙连城”支支吾吾地回答,“我给他们打个电话……” “你说吧,你说在哪我现在这就过去看!”谢伏瞻连连发问,让这位“孙连城”乡长顿时手足无措。 此外,这位乡长对于其管辖的十五个村的具体名字一问三不知,谢伏瞻当即质问,“不是你负总责吗?你不能光负责面上的事,乡里的问题你自己要主抓啊!” “如果层层都浮在面上、层层都不摸底,改革措施怎么落地?政策不就棚架了吗?任务不就打水漂了吗?”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召开省委常委会,会上释放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强烈信号。 而省委书记谢伏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措辞得益于这次自上而下的“走转改”活动,河南各界媒体争相报道,用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上的重要精神,力争做到“新闻转文风、报道接地气、话语贴民心”。 4月17日,河南电视台晚间重要栏目《河南新闻联播》推出“转作风抓落实”系列报道,聚焦近一个时期以来,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转作风、抓落实的重要性,是全省上下值得重视的政治风向。 在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上,谢伏瞻在会议现场直戳问题要害,“光想摘(贫困)的帽子,那帽子就能摘了吗?”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懒政不作为、为民不办事,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事务一问三不知。谢伏瞻在基层调研时遇到的乡长“孙连城”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所言的“无私无畏”的精神一般,既然升不上去就无所畏惧,内心“胸怀宇宙”根本不把老百姓的疾苦当回事,这样的庸官懒政现象存在,严重拖了扶贫攻坚的后腿,值得各地方予以警示。 诸如此类懒政不作为的问题,谢伏瞻在会议上指出,“不能光坐那儿听汇报、看材料、看手机”,直言不讳地点明一些领导干部开会发言缺乏真知灼见,读读材料“就算开会”,开会玩手机心不在焉“全当耳旁风”,浮于表面,缺乏实干精神。 《河南新闻联播》将谢伏瞻近一段时间于各场合关于“转作风抓落实”的讲话汇编成集,融入具体实例,并采用全程同期声的方式充分还原现场,做到了“官话民说、空话不说”的时政报道文风,将省委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主题主线报道,做到了主旋律宣传的循序渐进、层层递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强调,“坚持从严治党,让每个干部党员都能红红脸、出出汗”。《河南新闻联播》选取省委书记到地方调研的典型案例,直戳问题要害,揭露负面典型,将类似于“孙连城”这类的基层干部“曝曝光”,让同他一样懒政不作为的干部看罢“有所触动”,做到了电视报道“从严治党”思髓的深入贯穿,做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坚定原则。 2月27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改文风永远在路上”,并强调要形成“长话短说、官话民说、粗话雅说、空话不说”的报道风格。3月27日,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指出,“电视节目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大背景下,《河南新闻联播》深入贯彻省委常委会的重要精神,打破以往时政报道“空话套话堆砌、官话大话大谈”的陈旧方式,推陈出新,将省委省政府领导俯下身、接地气的场景充分展现。 同期声串联的真实性,让老百姓对省委领导有所作为看得见摸得着;负面典型的曝光,提振了老百姓对于政府“刮骨疗毒”严厉惩治的坚定决心。只谈问题、只谈对策,不轻易振臂高呼“乱设目标”,做到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入心入行,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贴近性、针对性。 笔者认为,以此为契机,各级广电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介传播资源优势,“严起来、实下去”,宣传报道不能“口号响当当、空话套话冷冰冰”,多树立一批像谢伏瞻这样“沙瑞金”式的领导干部,敢于坦诚坦言直面问题、敢于针砭时弊点明问题、敢于激浊扬清正视问题;也要曝光一批像“孙连城”式懒政不作为的干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批评性报道相结合的方式,让主流宣传文风更加“清新自然”,让主流宣传报道作风更加“突出实干”。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