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26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发问,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老师走上了讲台,他,就是正观学院今天邀请的特约讲师——王攀。

你可能不知道,看起来温文尔雅的王攀老师有着多种头衔:资深评论员,著名媒体人,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内30多家电台电视台新闻观察员;评论写作讲师,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企业培训讲师等……而今,他只有一个身份——郑州报业集团正观新闻评论频道召集人。就让我们跟随王攀老师的精彩讲解,去看一看这样一位“三栖”评论员是如何炼成的。

儒雅帅气的王攀老师

今天现场的气氛也是“学志”满满呢!

学习的时间到了~

1

一个新闻老兵的成长经历

从年到年,王攀从事报纸评论工作,15年时间里,他每天至少字评论创作;每月发表作品篇次左右。年到年,从事广播电视评论工作,他创立攀谈天下,制作《王攀今日快评》《王攀说天下》……

从报纸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网络。涉猎广泛,横跨“三栖”;制作众多新闻评论产品和在线课堂产品;不断探索,让评论走向标准化、产品化、市场化。取得这样的成绩,王攀靠的是“读书+勤奋”。

王攀把书分成4类,可读之书,可翻之书,可藏之书,可扔之书。把读书分成精读与泛读,更强调对本专业书看深、看透;对非本专业书:看宽、看全。

再来看一组令人惊讶的数字,每天字,写了11年。11年之后,每天字。每周至少读2本书,讲1本书。“坚持读书,坚持写稿,你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再一次向王攀老师表白~~~

2

一篇评论文章的写作过程

“评论就是一个观点,观点就是一个判断。”王攀认为,想要提炼出好的观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就需要尽可能多占有信息,尽可能丰富知识面。

如何提炼评论观点?可以遵循这四步:精读、找点、提问、周全。

精读,在写作前尽可能占全新闻信息和资料信息。

找点,就是找关键点,这是评论的点。找出能打动你的点,能打动受众的点。

提问,从读者立场提问题,然后回答问题;要多想一步。

周全,用有分寸的语言进行表达,因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其实,写评论没有那么难。”王攀说,评论写作就是一个待机和触机的过程。由新闻事件触发写作动机,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用周全的语言表达,一篇评论文章就写成了。

3

一则新闻报道的注意事项

在课堂最后,王攀现场跟大家做了一个数字游戏,通过游戏说明了如果凡事你能多想一步,就能比大部分人做得好一点。如果在写作上,你能多想一步,那么,你的文章也一定会不落俗套。“凡事只要为读者多想一步,你就和读者贴近了。只有心中永远装着受众,才能写出能引起共鸣的评论。”

“正观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地方。”王攀诚恳地说,这里有良好工作氛围,有愿意传帮带的前辈,非常有利于年轻同行们的成长。今天,希望自己的这些感悟能带给小伙伴启发,愿年轻同行在正观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地方成就更好的自己。

为收获新知识的你点个赞!

TIP

对正观学院培训课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登录郑州报业集团局域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mt/137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