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

标点符号基础知识及题型训练

资料整理:张琳彦审核:冯萍婷

标点符号考查的意义在于规范使用,因此要求熟悉各类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一般考查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此标点的复习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同时,其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不可轻视。

1.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尽管有16种可考查的标点符号,但高考并非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其中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等为考查重点。

2.设误热点集中突出。

在规定的考查范围内,试题对考查重点错误类型的设置往往较为突出,测试点常为标点知识的易混易错处。

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与备考,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辨认识别上。首先应弄清楚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知道哪几种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易错,然后选择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通过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弄清功用。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独特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掌握它们的用法,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2、揣摩语气。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如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只能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3、分析结构。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如单句内部不能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同样,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4、紧扣语境。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有一些变通的用法。如:①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②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①句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②句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5、理解句意。审视标点的正误要和正确理解句意结合起来。如: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稍等”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6、留意套用。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和括号与点号的套用这两种。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一些要求,要留意。

7、注意区别。如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同时,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时间很短。

标点符号歌

句逗问叹分顿冒,一律不在行头标。

括号引号书名号,“前半”不在行尾掉。“后半”不在行头跑。

破折号与省略号,就怕割断半中腰。

有疑问词非问句,后面不可用问号。

引语中插“某某说”,“说”后用逗不用冒。

“某某说”后是转述,“说”后也不用冒号。

题型一逗号、顿号、分号

例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颗行星围绕运转的母恒星比太阳略小、略冷,但和太阳一样属于比较稳定,寿命比较长的恒星。因此,这也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

B.美国宇航局5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C.两年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经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来,赣鄱披星戴月、埋头苦干,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神话。

D.吉林省的文化企业过去普遍存在规模小、包袱重、员工年龄老化、观念落后等问题。“不能改没了,而要越改越大”,吉林坚持把改革与整合、改革与扶持、改革与建设、改革与人才有机结合,增强了这些骨干企业对行业与区域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A.“比较稳定”后的逗号改为顿号,此处为并列定语。B.顿号使用正确。C.“披星戴月”后的顿号改为逗号,此处为谓语并列;此项的分号正确,因为前后的结构相似。D.第一、二个顿号改为逗号,这里是大并列。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一、逗号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这包括: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倒装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连词与分句之间等。如“昨天下午,我到书店去了”,这句中的逗号就是用在倒装成分之后的。“但是”“所以”一类的关联词,表示句内关系时,其前用逗号;表示句间关系时,其前用句号。行文中一个完整的意思说完,要用句号,切忌一“逗”到底。

二、顿号

1.不定数(大约数)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因为不定数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不是大约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例如:

①我刚要跨进大门,就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②向中顾委和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系统地介绍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特区建设的方针以及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2.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

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仔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3.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那么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

①无论如何,人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②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4.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

诗歌、散文的自由,小说、戏剧的虚幻,这不正是文学无尽的魅力吗?

5.如果要强调简短的并列词语,这些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要用逗号。例如:

成功者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智慧,毅力,谦逊。

6.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例如:

她笑得那样天真、自然,充满了纯情的爱,更让观众为她即将降临的危机充满忧虑。

三、分号

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例如:

感受得深,文章就写得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写得肤浅;没有感受,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了。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B.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人们常说: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

答案:C

解析:A项并列短语做宾语,强调同一人或事物时,用逗号。B项把顿号改为逗号,因为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D项分号改为逗号。

题型二问 号

例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人民币升值骤转为贬值了吗?人民币国际化将赖何推进?就此,受访者普遍认为,人民币近期贬值并非趋势性反转,但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波动将加强。

B.描写对象的本质便是暗淡、模糊,诗句又何以写得如此鲜明动人,因为他能敏锐地抓住了在暮色中纵横飞舞的蝙蝠,便写出了咏暮色的千古名句。

C.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否预示着从去年年底定调的“稳健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

D.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问号的用法。A项正确,这两个问号可从语气来判断。B项“动人”后逗号改为问号,这是一个问句。C项最末的句号改为问号。D项这三个问号全部改为逗号,这里是陈述语气,都做了“明白”的宾语。

1.问号是句终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如:

他很诧异地说:“怎么啦,你?”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句号、问号、叹号)。例如:

①这次出差,究竟是你去,还是他去?

②到北海公园去呢,还是去景山公园?

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句子中有疑问的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是反问句,不用问号。例如:

①大家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②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中学文理分科是否制约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是否已成为一种必须革除的积弊?杨叔子带有个人色彩的教育“试验”,究竟是矫枉过正?还是亡羊补牢?

B.H1N1流感袭来时,医疗机构要购置必要的医疗检测设备,规范诊疗方案、标准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对感染人群的健康危害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向公众介绍有关医学知识。

C.她笑笑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的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

D.面对一蹶不振的经济形势,麻生在日本国内的支持率一跌再跌,日本传出“内阁将改组”的消息,然而有意见称“该改组的不是内阁,而是首相本人。”

答案:B

解析:A项倒数第二个问号应改为逗号,此处为选择问句。C项“我呀”后的叹号应改为逗号,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不可用感叹号隔开。D项“首相本人”后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外。

题型三冒号、引号

例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曾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把昔日一条条“酱油河”变成汩汩清流,化学需氧量浓度从几百、上千降到20毫克/升,治理类似的水污染问题,不少发达国家花了上百年,南水北调工程用了11年就能实现。

B.军队将目光投向了高校,理由很简单:大学生群体不仅提供了庞大的兵源,更是引进高水平人才、提高军队整体素质的重要“富矿”。也是军队转型的骨干力量。

C.这是正在创造的治污奇迹:东线9年攻坚,沿线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85%以上,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2%,水质达标率从5%提高到80%。水清了,草绿了,有鱼了,干线水环境明显改善。

D.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你追我赶、先行先试顺势而出、生态工程稳步推进,万江西儿女正在努力描绘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这一壮丽画卷。“鄱湖战略”给了赣鄱百姓一个又一个惊喜。

答案:C

解析:A项“20毫克/升”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冒号的提示范围到此为止,所以用句末点号。B项“富矿”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的提示范围一直到该句句末。D项“壮丽画卷”后的句号改为冒号,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同时所有的顿号都要改为逗号。

一、冒号

1.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例如:

考,是老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师生之间的“斗智斗勇”可谓由来已久。

2.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例如:

①爸爸连头也没抬,说了声:“放那儿吧”,就又钻到图纸里面去了。(删去冒号)

②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给他提意见,批评他:老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删去冒号)

3.“××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说”前面引号里面的内容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例如:

“很多纯文学作品确实不太好懂,”老师说,“可一旦你懂了,那就会一辈子受益。”

4.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例如:

网友给我发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第一个冒号可改为逗号)

5.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误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冒号的提示范围只有两句诗,要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后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二、引号

1.引号的具体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表示突出强调。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表示讽刺或否定。例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

“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2.使用引号应重点   )

A.孩子虽然不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

B.它们散居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

1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红烛啊!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C.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D.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穆青的主要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

B.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C.他满腔激情地坐到桌前,想动手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D.《名作欣赏》(评论版)曾刊登的《琵琶行(并序)的音乐美新解》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争论。

1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被文学界称为《小红楼梦》的《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书中的相关文字记载,是钓鱼岛主权归属我国的新证。

B.家训、家规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言的教育,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C.游客们登上游艇,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D.最近网络“文言神翻译”风潮引发热议,是古典文化回归?还是纯粹的网友文言游戏?众人对这股“最炫文言风”褒贬不一。

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B.我不知道,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兄弟当中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D.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15.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示例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示例: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A.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育。”

B.专家们试图根据人类改变地貌的情况:例如修建新的农场或道路,来弄清楚下一波疾病可能会在哪里危及人类的健康。

C.“读书无用论”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但若说读书有用,它对什么人有用?有用到什么程度?怎样才叫有用?也是值得探究的。

D.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比欧洲的消费者年轻十四、五岁,比美国的年轻二十五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刻骨铭心的木石前盟、波澜起伏的情感冲突、悲欢离合的往复循环、生离死别的亲历旁观……宝玉一直感受着这个爱他、也被他所爱的世界,不断感受着爱在这个复杂世界的纠结和无奈。这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网络,处在中心的宝玉被来自各个方向的力量撕扯着。他无法阻止任何不幸事情的发生,更谈不上对这个世界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改变。宝玉没有力量去帮助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帮助自己。被无力感笼罩着的宝玉,对这个世界从热爱和执着变为失望和绝望。而在这种绝望中,宝玉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觉悟到世界虚无本性的自己,这个自己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呈现出来,不是像姽婳将军林四娘那样和这个世界的直接抗争,而是告别:觉悟到虚无的宝玉和贾府的告别,和自己“宝玉”身份的告别。告别也是一种抗争,是选择另外一种人生,这也是宝玉唯一能够自主选择的人生。在经历了世间的纷纷扰扰之后,炽热而跃动的心渐渐冷寂,宝玉只想在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下做一块无用的石头。

17.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C.翠翠把眉毛皱拢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爷爷,你真是……”

D.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肃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节法语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B.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具有空灵之美,正如苏轼对他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D.现在很多中学生都难以抉择是在国内考一所一流大学还是去国外考一个二三流大学?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

1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B.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

C.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

D.有一小孩在我前面摔倒了,我急忙上前问到:“怎么了,你?”

20.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你也许会笑我我就是那么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呢

A.:“,。”。,!B.:“,”。,,!

C.:“,”。,,。D.:“,。”。,。

2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C.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是“视而不见”。

D.《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22.下列各句中,书名号使用正确的是()

A.《读伊索寓言》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读后感。

B.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C.《读者杂志社》矢志不渝地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3.下列各句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畅销海外的名贵中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B.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C.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D.11岁时,他给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给老张家放马了。

2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几颗弱小的莲子,就在这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mt/135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