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为孩子不爱看书问题烦恼的你,不知道如何给孩子选书的你,正在为孩子写作文问题烦恼的你,赶紧订阅吧 相信很多有孩子的宝妈宝妈们,都曾经遇到这样的困惑:小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为什么经历升学之后,学习成绩就直线下降,从“优等生”变成了“后进生”?可能你也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的出现,跟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不阅读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差生”的潜质很早之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这种说法不是危言耸听。有研究表明,学习能力这项看似复杂的能力,可以通过发展阅读能力而培养出90%以上。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几乎所有的科目都考察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有调查发现,爱读书的孩子,将来优秀的比例比业余时间“玩手机”孩子要高出60%以上。在以色列,每个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会将蜂蜜涂在书籍上,让孩子吮吸着书籍,感知书籍是甜的,因此,孩子也将阅读作为一生的爱好;在芬兰,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会在家读故事、念报、讲童话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家庭教育里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在荷兰,孩子满四岁就开始去学校的图书馆借书看。学校还给家长专门发指导,教给父母如何配合学校在家培养孩子的精读能力。之所以这么多发达国家都注重培养孩子和家庭的阅读习惯,也是因为孩子的阅读能力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学霸从来都不是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有学霸的潜力。会阅读的孩子人生有什么不一样阅读会形成孩子的情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这是为什么?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也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阅读习惯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被评为“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之一的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用长达49年的时间跨度,试图验证一个普遍存在在社会中的观点:你的出身阶级,会决定你的未来。剧组随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七年进行一次拍摄,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几十年过去,导演见证了这14个人从儿童、青少年再到成人、老人的过程,也验证了一开始的观点,穷人的孩子一直贫穷,富人的孩子一直富裕。(纪录片中,大多数孩子长大后依然无法突破原来的阶层)除了一个叫尼克的孩子,成为了命运的“漏网之鱼”:出身偏远农村,性格腼腆羞涩,最后逆袭考上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成为美国名校的大学教授。他的“逆袭”之路,就源于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书,书中丰富的色彩与有趣的故事唤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从此以后,他开始痴迷地阅读各种关于科技的书籍。从此以后,他更加用心地去钻研科学知识,最终成为了“精英阶层”中的一员。中国儿童的阅读量是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既然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在现在的中国,孩子们阅读习惯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做过一项调查,年,中国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58本,而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儿童的6倍。从调查对比中可以看到,在中国,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并不多。我们该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要抓住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去到书店或图书馆,会热心地看个不停,一会翻看这本、一会翻看那本;喜欢听故事,也会时常编故事给大人听,想象力丰富;指着书上的字阅读,即使大多数时候看不懂,会自编发音上去……抓住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并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阅读,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成绩和未来。49元(原价:元)共包含13节课,每课仅需3.7元长按识别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mt/134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