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好的品牌突然被黑?

为什么质量极差的淘宝货

却好评如潮?

为什么做出有违道德法律之事的

人却“万人”喜爱?

因为这么一群人

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又无处不在;

他们个个骁勇善战,针对性极强。

只要给钱,什么内容都可以发。

他们,就是“网络水军”。

从贴吧、论坛盛行的年代出现,依靠网上发帖、回复、删帖等手段获得利润。

也被网友称为网络打手。

他们非法删帖、沉帖、屏蔽网上负面信息。

从去年9月起,李某兵与姐姐、女朋友3人,通过QQ群接单,在博客、论坛、帖吧等互联网上从事有偿删帖、沉帖、屏蔽网上负面信息业务。

对于接到的“生意”,他们

1、首先通过申诉渠道申请删帖。

2、如若不成功或者遇到一些自己做不了的“复杂生意”,再通过QQ群发单给其他人来做,从中赚取差价。

据了解,李某兵等3人每人都有多个QQ群,交易钱款通过支付宝结算,每单“生意”赚取五十元至上千元不等。

目前,3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五华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该案仍在进一步审查中。

他们非法推热搜、恶意炒作、营销产品、

群发短信。

三打哈网站,自称是中国最大的网络推广服务交易平台。

在此网站中,网民注册成“雇主”,“网络水军”注册成“推广服务商”,“雇主”通过网站发布任务。

雇主发布任务信息后支付保证金,由平台代为保管,水军领取任务完成后,经过雇主考核后加盖合格戳,平台就支付费用。

他们提供关键词上首页、负面舆论公关、品牌及产品营销、软文营销、撰写新闻稿等服务,与各大主流网站建立有发布新闻稿的渠道。

同时通过一些行业的内部人员职务之便,他们掌握了近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覆盖全国多数省份,通过卖给短信代发平台赚取差价。

日前,由公安部统一指挥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7名,涉案人员涉及21个省份、业务遍布各大论坛。

他们假装、勾结记者,坑蒙拐骗。

年以来,张某、国某、杨某等人打着“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旗号,虚构一家名为“人民法制报社”的新闻机构,搭建虚假网站《法制新闻网》,勾结部分媒体记者。

以曝光环境污染、征地拆迁、执法行为、案件审判为由从事敲诈勒索、诈骗、有偿发帖等网络水军违法犯罪行为,涉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多个省份,涉案金额余万元。

张某等嫌疑人13名被宿迁警方抓获,同时缴获手机、电脑、假章、假证、制证设备等大量作案工具。

网络水军为达到目的,实施删帖、沉贴、恶意评论、炒作营销等行为,严重影响网络风气,扰乱市场秩序,都触犯或不止触犯了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

(四)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那么网络水军,都有着怎么样的特点呢?

“网络水军”人员构成相对复杂

一是核心人员,主要包括网络公关公司及其雇用的“写手”和“水军”。

网络公关公司是“网络水军”的幕后老板,负责接受“客户”请求,策划组织网络炒作、有偿删帖等活动;“写手”熟悉网民心理,专职撰写、提供炒作素材;“水军”是网上炒作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以网上有偿发帖牟利。

二是上游人员,即“网络水军”业务的需求者,主要包括广告商、委托人、爆料人。

广告商通过“水军”炒作提高其投放广告的点击量;委托人、爆料人提供炒点,通过“水军”攻击炒作指定单位、人员,达到某些诉求。

三是下游人员,即“网络水军”业务的辅助实施者,主要由专业推手、小型非法网站运营者和知名网站“内鬼”构成。

专业推手往往是一些网络“大V”、“网红”等,借助自身在“粉丝”中的影响力,为炒作活动站脚助威;小型非法网站运营者、知名网站的“内鬼”(如编辑、版主)主要是协助“网络水军”删除、置顶帖文等,从中谋取非法利益。

有偿删帖、发帖等系“网络水军”盈利模式

有偿删帖

非法建立小型网站,针对地方企事业单位、个人,依托爆料人捏造事实、甚至恶意诽谤,并利用网络推手大肆炒作,胁迫涉事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出钱“了事”。

有偿发帖

借助开办的所谓互联网公司,承接“客户”发帖业务,通过雇用的“网络水军”,有目的有计划地大规模炒作。

非法广告宣传

通过雇用的“网络水军”,并依托有关系的“网络大V”、知名博主、论坛版主、网红等,为“客户”转发非法广告、扩大宣传效应。

恶意传播木马病毒,提高点击率

通过将木马植入网页,刷新网页点击率以博取广告商“眼球”,招揽业务、获取经济利益。

传统“网络水军”的变种——自媒体敲诈勒索

作案手段隐蔽,手法隐晦

一些自媒体“网络水军”团伙为规避打击,将涉案网站搭建在境外,使用虚假身份办理银行卡、支付宝、财付通、4G网卡,作案手法专业,已形成集假网站制作、假身份销售、假银行卡账号办理于一体的非法产业链条。

冒用新闻媒体名义,虚假炒作

犯罪团伙通过网上搜索企事业单位负面信息,发布或威胁发布负面帖文炒作,形成舆论压力,实施敲诈勒索活动。虚假新闻网站往往被冠以“法制”、“中国”、“中华”等字眼来制造影响力。

真假记者勾结串联相互作案

真记者主要是借助其记者身份与受害单位接触,假记者主要从事目标选择、炒作等非接触性工作,不直接索要钱财,而是通过“报刊费”、“广告宣传费”、“会员理事费”等名义变相实施敲诈勒索。

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各地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成功侦破自媒体“网络水军”团伙犯罪案件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7名,关闭涉案网站31家,关闭各类网络大V账号1余个,涉及被敲诈勒索的企事业单位80余家。

截至目前,部分涉案人员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一批重点案件已被移送起诉,其他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共建网络安全

共享网络文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mt/130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