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话 民 生 三门峡灵宝市委书记孙淑芳,灵宝市寺河乡党委书记李朝博,灵宝市高山天然果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平做客FM95.5、AM河南新闻广播《对话民生》节目,畅谈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提到灵宝,首先想到的就是灵宝的苹果,我对灵宝苹果的记忆,不是来自于吃过,而是来自于听过,我小时候有一次过年,家里一位长辈远道而来,聚会聊天的时候,他说坐火车路过灵宝,停车,有人在站台上买了苹果带进车厢,满车厢都是浓郁的香味儿。我一直记得老人家当时的激动和震惊的表情,孙书记,现在咱们的农产品中,占比最大的还是苹果么? 孙淑芳:对,灵宝目前果品总面积万亩,其中苹果就有90万亩,别看现在灵宝的苹果种植面积大,早些时候啊,灵宝是不产苹果的。是年的时候灵宝人李工生先生从山东烟台引进棵苹果苗十亩果园发展起来的。到年时,灵宝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亩,年时陕西洛川人李西安从灵宝运回颗苹果树苗,现在洛川也是苹果之乡,可以说灵宝是黄土高原苹果的发源地。从年到现在已经98年了,现在灵宝的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90万亩,人均一亩多。苹果的收入成了灵宝群众家里盖房子,娶媳妇,嫁闺女,供孩子上学,给孩子买房的主要来源,每一个灵宝老百姓心目中都有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灵宝人都是在苹果树下长大的。 灵宝苹果品质优良,是苹果界的爱马仕,灵宝苹果的好品质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酸度在0.36以下,甜度在15以上,酸甜比在47左右,酸甜适中可口,硬度在7.8~8.0之间,非常脆,无渣,富硒含量在每公斤28微克左右,具有抗氧化作用,有机质也很多,苹果闻起来很香,酸甜脆香,天然富硒。 三门峡灵宝市委书记孙淑芳 “天下苹果属灵宝,灵宝苹果属寺河”。李书记,您是寺河乡党委书记,寺河乡什么时候开始种苹果的? 李朝博:寺河山原来是个荒山,自然条件不好,群众收入低,生活水平差,五六十年代陆续从全国12个省市、个县迁来一些群众,当时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寺河山,人如燕,春来秋去冬不见。住破窑,不盖房;编个框,不买缸;柴火棍子绑个床,凑凑合合过时光;衣服大开花,吃粮靠国家,走的羊肠道,运输靠肩扛,种上一把籽,收回仅两瓢。’在这里居住的老百姓,春天从家过来,秋天收完庄稼以后,冬天拿上全年的收入又回老家了。 灵宝市寺河乡党委书记李朝博 这是以前,种了苹果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李朝博:年,灵宝县委县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把发展苹果作为农业主要经济来抓,坚持上山下滩,不与棉粮争地。年初开始大规模栽植,成立园艺场,在寺河山栽植苹果亩,建成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亚洲第一高山果园,80年代整个灵宝都掀起了苹果栽植热潮。多年来寺河乡坚持历届班子接力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理念,种植面积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2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6万亩,年产量万公斤,年产值达5.6亿,苹果产业成为了我们乡的支柱产业,年寺河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 近年来,我们寺河乡先后被评为中国乡镇百颗星、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乡、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示范乡。通过连续两届的苹果花节、农民丰收节和灵宝苹果采摘季的举办,寺河山苹果的知名度更高了。今年我们又被授予了“河南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河南省自驾游目的地。目前全乡60%的农户在市区购买了新房,70%以上的农户家里都买了小汽车,原来的荒山变成了现在的花果山,变成了今天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寺河的苹果怎么好?为什么说“灵宝苹果数寺河”? 李朝博:要说寺河的苹果好哪里,用4个字概括就是酸甜脆香。我们的苹果酸度在0.36以下,糖度在16以上,酸甜比为47左右,所以酸甜适中,硬度在7.8到8之间,非常的脆,还有醇类、脂类、有机酸等种营养物质,散发浓郁的香味,土壤天然富硒种出了高品质的富硒苹果,营养价值非常高。 寺河为什么能种出这么好的苹果呢? 李朝博:寺河山生态秀美,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5%,有亚洲第一高山果园之美誉,海拔在~1米之间,土壤富硒,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年降雨量在~毫米,雨量适中,是中国最适合苹果生长的地区。年经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勘测,寺河山为河南省富硒土壤种植基地,独特的自然条件,果农和果业龙头企业的精细呵护管理,成熟的苹果栽培技术造就了寺河山所产苹果色泽鲜艳,口感醇香,酸甜可口,软硬适中。 灵宝市高山天然果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平 李世平董事长是专门种苹果的,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就会有好苹果了么? 李世平:自然条件固然重要,但管理丝毫不能马虎、不能放松,要不也是不能生产出好苹果。我们灵宝苹果是严格按照灵宝苹果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的,有99道工序之多,从疏花、疏果到果实套袋、采收,产前、产中、产后,全部按照绿色苹果生产规程,精心呵护。在栽种上,实行格架栽培,集约经营,机械作业;在施肥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果园种草、增施有机肥;在病虫防治上,推行绿色防控,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办法,尽量不打农药、少打农药;在贮存运输上,采用分级贮藏,冷链配送,全年供应,保证大家吃到的每一个灵宝苹果都是绿色的、有机的、健康的。 产品品质是品牌的保障。但是影响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化肥、农药等等;涉及的环节也很多,种植、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这么大一张网统筹管理起来也是需要智慧的吧? 孙淑芳:对,其实农产品的品质不光是你这个苹果大不大、甜不甜这么简单的问题,这是要吃的,食品安全也非常重要。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我们持续推进监管的常态化,集中开展了化肥、农药等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规范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秩序,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做到质量可监管、检测有数据、销售能追溯,成功与省级追溯平台对接。简单说,就是你在郑州买的灵宝苹果,也能查出来是哪里生产。再有,就是推进经营规范化。建立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名录,对纳入监管范围的家经营主体实施动态管理,落实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制度,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发放责任告知书,告知率、培训率达到%。 费了这么大劲儿种出来的苹果得产生效益啊,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采购灵宝苹果呢? 孙淑芳: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我们在灵宝苹果的宣传推广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其实,灵宝苹果在历史上就非常有名,60--70年代就是中国出口产品定点基地,还是农业部颁发的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河南省优质林果基地,全国苹果生产10强县市,河南省富硒土壤种植基地,品牌价值.42亿元,居全国第1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多次对灵宝苹果产业发展进行深度报道,有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国字号招牌很多,足见灵宝苹果之优。 苹果不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大地上美丽的景观,我知道咱们灵宝建了一个苹果小镇,苹果小镇具体有什么内容,孙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 孙淑芳:苹果小镇是以苹果文化为主题的一个旅游度假小镇,位于寺河山上,在果园中间,群山环抱之中。目前一期建成了观星露营基地、苹果展示馆、苹果研究院、苹果画院、苹果山庄、金苹果广场,为热爱苹果文化的人提供了一个了解苹果文化、研究推广苹果技术、苹果种植农事体验,亲近自然,野外生存技能培训的一个综合场所。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特色民宿和商业街、拓展训练和亲子娱乐、文旅康养等项目,把苹果小镇打造成以果为主、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特色商业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现在在百度高德地图搜索导航就能到。 灵宝通过一颗苹果实现了产业振兴,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市,围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孙淑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前提,作为灵宝广大的农村,还是坚定不移地种好苹果,但现在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苹果品质要求也更高了,所以我们也要顺应市场,搞供给侧改革,我们的方向是,控制产量,提高质量,继续引进新品种,继续改造老果园,推广新型种植模式,改良果园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证我们灵宝苹果的品质一年更比一年好,老百姓一年收入更比一年高,使苹果成为灵宝群众的致富果,为灵宝乡村振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