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同志治丧办公室今天(10月22日)发布讣告: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徐光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0月21日5时27分在医院东院区逝世,享年77岁。定于年10月25日(星期二)上午9时在郑州市殡仪馆大厅,向徐光春同志遗体送别。

临别之际,节选两位河南籍媒体人的追忆,铭记老书记之于河南和河南人的贡献与恩德。

01

我所知道的徐光春老书记

张永恒

10月21日中午,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先生去世的消息,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特别震惊,一是徐书记77岁,还不算太大;二是这位只在河南当了5年书记的老前辈,河南人,尤其是河南文化界传媒界的人士,对他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

到了下午和晚上,陆续有几篇怀念徐书记的文章,在朋友圈,瞬间刷了屏。

这几篇文章,以我的恩师,原《中华读书报》总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长,中国广电报刊协会会长梁刚建的文章《梁刚建:忆与恩师光春交往二三事》为代表的,梁刚建先生是著名出版家、编辑家,也是文章大家,他的文章娓娓道来,举重若轻,点睛白描,徐光春书记爱才、惜才、用才以及平易近人风格,跃然纸上,朋友们读了都特别感动。

说起来,梁刚建先生是徐光春先生的老部下,与徐一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梁刚建一直尊称徐光春为自己的“恩师”,这种传承关系,也深深影响了我,因为梁刚建先生,是我的恩师,说起来,徐老先生算是我的“师爷”。

年6月,我在南方一所高校本科毕业,当年考上研究生,本该继续学习,但该校规定,应届考入新闻专业研究生,应该实习一年才能就读,这一年保留学籍,去哪学校不管,第二年再来学校读研就行。

无奈之下,我只好扛起铺盖卷,与另外一位同学一起,经师兄介绍,来京投奔《中华读书报》总编辑梁刚建先生。

其时正是纸媒的黄金时期,《中华读书报》在文化界有很深的影响力,梁刚建先生热情接纳了我们,为我们这些“外省青年”安排好了食宿,我们也投桃报李,在《中华读书报》安心写稿。

当时徐光春先生已经卸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升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年,我研究生即将毕业,第二次来京投奔梁刚建先生,梁老师已被徐部长调入广电总局,担任中国广电出版社社长,当时梁老师还兼任广电总局下属《中国广播影视报》总编辑,就安排我在这家媒体呆着。

这期间,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为了给他的爱将梁刚建站台,来过梁老师管的几个部门调研考察工作,还发表了讲话,我有幸得以聆听,徐部长的讲话果然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很有水平,令人印象深刻。

年,我研究生毕业,考入人民日报海外版,做编辑记者工作。

年的一天,我正在编稿,看到一则新闻,徐光春同志任河南省委书记。

徐光春出生于年,时年60岁,按照正省部级65岁退休的规定,他在河南只能干一届,也就是5年了,

但是这5年,徐光春书记在河南大刀阔斧,干出了一番令人难忘的业绩,坊间大都认为,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为河南百姓作出贡献的领导。

10月21日,豫记新媒体发表的《河南人的老书记徐光春,今天走了……》文章,引用了我的两句话:“个人认为,光春书记对河南至少有两大贡献,一,改善提升了河南人的整体形象,二,总结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地位。”

先说说改善提升河南人整体形象问题。

我是河南人,我曾经认为,作为一个个体,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没必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w/159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