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运行体系,生活垃圾处置即是这个体系闭环的末端,处理不当将是隐患,处理得当则使资源得到良好再生与再利用。今天起,本报推出“垃圾追踪记”,对郑州城市生活垃圾的“旅程”“归宿”予以追踪,进而探究推进垃圾分类的现实路径,以期呼吁每个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生活,助力城市发展。 上篇:垃圾都去哪了?
记者在垃圾填埋现场 河南日报郑州观察记者李林 垃圾来源于生活又影响着生活。在省会郑州,平均每天有吨垃圾从数不清的地方“冒”出来,重量大体相当于台公交车的总和,这么多的垃圾似乎每天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究竟这些垃圾都去哪了?7月9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追踪采访郑州生活垃圾处置全过程,为读者揭晓答案。 本文首发于年7月11日《河南日报》08版 1.收集 “嘟嘟、嘟嘟……”7月9日,早上6点钟,郑州市中原区一个居民社区内便驶出了一辆小型环卫垃圾收运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夏季是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的高峰期,垃圾里瓜果皮多,容易腐烂变质,所以要及时收运。记者注意到,收运车是加盖密闭的,车辆也经过了清洗,但干湿垃圾混装后还是会飘出发酵的酸腐味道。 “这些垃圾会被运到哪里?”记者问。 “要送到垃圾中转站,在那里等待集中清运。”工作人员回答。 据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郑州市区共有固定或移动垃圾中转站近个,专门用于收集、集中存放来自各个小区的生活垃圾,然后由大型密闭车辆进行清运。每个垃圾中转站每天能够“吃”进40余吨生活垃圾。 2.焚烧 不少郑州市民曾在街头与大块头的垃圾清运车擦肩而过,但很少人知道它们去了哪里。记者跟随一辆垃圾清运车一路向西,在荥阳市京城路附近驶入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这里目前是郑州唯一投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约有0吨生活垃圾在厂内被焚烧发电,其中来自郑州市区的约占75%。”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焚烧这些垃圾,每天可生产30万度电和吨热能,每年可节约填埋所需土地亩。 记者在总监控室的大屏幕上看到,生活垃圾被集中倾倒进垃圾池,形成一座座小山,经过挤压滤水,由传送带运进高炉,之后经过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焚烧,剩下较少的渣灰。 “刚建厂时,发电厂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吃不饱’,而现在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全面饱和,由于垃圾太多,4台高炉只能在非常急需的情况下进行轮检轮修。”工作人员说。
3.堆山 0吨垃圾被焚烧,还有大约吨垃圾去了哪里? 跟随另外一辆垃圾清运车,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南部的侯寨垃圾填埋场。一进场区,抬头仰望,眼前是一座巨大的“山”,黑压压的,但没有太多异常的气味。“那是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生活垃圾堆,由于达到了规定高度,已采取专业处理用膜将其全部封盖,看上去就像一座‘山’。”填埋场的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说,那里还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垃圾“山”。 现场图片 据介绍,侯寨垃圾填埋场是一个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沼气发电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规划面积超千亩,5年投入使用。当时预计的使用年限是20年,但是目前已基本填满。 “最初填埋场每天接收的垃圾约0吨,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也一路走高。场内原有5个填埋区,到今年3月份,最后一个可填埋的区域也已‘满员’,不得已又‘挤’出一小块新的填埋区。”工作人员介绍。 新挤出的填埋区距离第一座“山”较远,一路蜿蜒盘转,车子“爬”至距离地面35米处。记者下车穿梭在几台正在工作的运输车和铲车之间,满眼是看不到头的各类垃圾,空气变得黏稠、气味刺鼻。这里就是目前郑州每天吨生活垃圾的“归宿”,在铲车的碾压下,垃圾一层一层地相互黏合,等待时间把它们变腐变烂,同时也在用张望的眼神注视不远处都市里的光鲜与靓丽。 “才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占地20亩的填埋区就快饱和了。”看着不断“长高”的垃圾“山”,一名在填埋场工作十余年的工作人员直挠头。他感叹:“垃圾是城市的一种痛,应该得到更多的 一边是垃圾填埋场面临饱和,另一边是每天的生活垃圾仍在源源不断地产生,这样的尴尬与窘境如何破解? 7月10日,记者追踪郑州垃圾去向,发现一条新的生活垃圾处置“路径”正在“打通”中。通过新路径,大体量的生活垃圾会被“瘦身”、变废为宝,甚至全部“消失”。 本文首发于年7月12日《河南日报》04版 分拣中心让垃圾“瘦身” 7月10日,记者在位于中原区须水镇丁庄村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看到,厂房已露出地面,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加紧建设。据介绍,这里是河南省首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计划今年9月底投用试运行。 “分拣中心的启用将为郑州生活垃圾处置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实现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升级。”中原区垃圾分类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分拣中心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垃圾进行细化区分,并采取不同处置方式,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它最直观的功能是给垃圾“瘦身”,是破解垃圾成山难题的重要方式和环节。 如何实现垃圾“瘦身”?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有数据显示,生活垃圾中超过60%是厨余垃圾,分拣中心安装有进口专业设备,通过分选、压榨、脱水,可将厨余垃圾“变”为肥料、燃烧棒、微生物培养剂、高燃值发电焚烧品等有用的“宝贝”,其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液体可以处理为中水,“吃干榨尽”后所剩的废弃渣料不多,原有的垃圾会大大减量,“瘦身”效果明显。 “另外,玻璃、金属、纸张、木头、塑料、棉麻制品等也将被分拣出来回收利用,原有的‘垃圾’还能再减重。”该负责人补充说。据悉,郑州正在加快分拣中心建设的脚步,预计今年年底全市9个中心将全部投用。 垃圾发电厂“吃掉”垃圾山 “垃圾发电厂将‘终结’垃圾堆山,填埋的处理方式将被逐步替代或取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问题,郑州市早在几年前就已布局规划建设新的垃圾发电厂。除正在运行的荥阳垃圾发电厂外,一座日处理能力0吨的新型垃圾发电厂已在郑州东部区域建成,并计划在近期投入使用,届时可为侯寨垃圾填埋场“减压”。 记者走进填埋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山” 该负责人还介绍,目前郑州市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公用设施承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城市发展,郑州市已选址城区南部,计划开建一座日处理能力0吨的垃圾发电厂;同时计划在城区西部再建一座日处理能力0吨的垃圾发电厂,目前该厂正在加紧完成选址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垃圾发电厂将与分拣中心“抱团运转”,通过分拣中心的细选与加工,进入垃圾发电厂的“原料”将具有高燃值和高纯度,无须使用助燃剂,更有助于提高电量和热能的生产。 垃圾分类“疾呼”全民参与 “分拣中心与垃圾发电厂‘联手’能够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并最终‘吃掉’所有的无害垃圾,但最关键的前提与环节在于垃圾的分类收集。”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强调,只有从垃圾分类收集做起,生活垃圾才能进入新的处理程序,“垃圾山”才有可能消失。 7月11日,在郑州市中原西路啟福尚都小区,居民薛先生正在分类垃圾服务台“刷脸”积分,“从年10月起,小区就实施了垃圾分类收集,大家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郑州不少居民小区已开展垃圾分类收集 “郑州是全国46个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到今年5月底郑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38%。但这还远远不够,伴随分拣中心与垃圾发电厂的陆续投用,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会随之提高。”郑州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呼吁,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助力生活垃圾新的处理路径形成“闭环”,消除垃圾堆山,让城市与生活更美好! 垃圾填埋场将变身绿色休闲地 7月11日,本报刊发的《垃圾都去哪了?》一文引发相关部门和读者的高度 Q1.针对垃圾堆山采取了哪些防污染措施? “侯寨垃圾填埋场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计建设的,填埋垃圾的场地均做过防渗隔离措施,垃圾填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技术标准操作,最直观的是在垃圾堆放区设有渗滤水引流和处理系统,并安装有沼气收集发电设备,一方面防治污染,同时还可进行中水与沼气的再利用。”侯寨垃圾填埋场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从垃圾中渗出的液体经过生物和超滤、钠滤、反渗透等工艺处理后产出的中水可以养鱼浇花。 Q2.填埋场临近饱和新产生的垃圾如何堆放? “目前,正在使用的垃圾填埋区能够使用的时间已开始按天计划,为此,相关部门提前着手开辟了一处占地约亩的填埋场,用于新产生垃圾的填埋。”该负责人呼吁,请市民自觉、尽快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将能再利用的纸张、金属、玻璃、衣物等单独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废弃处理的总量。 Q3.现有的“垃圾山”未来将如何处置? “现有的垃圾堆放地未来将建成绿色休闲地,这也是借鉴外地市的经验,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将地形再造,种植各类花草树木,‘脱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方案正在前期准备阶段,未来侯寨垃圾填埋场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城市景观。 垃圾“山”渗出的水经多重处理变为可以养鱼浇花的水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生活更美 垃圾是被厌弃的,但却不能回避,它是生活中无法剔除的组成。早先粗放式的处理方法,已经成为严重的“包袱”,不能支撑城市进一步的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更不能满足大众对绿水青山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垃圾制造的只有“问题”吗?不,换一个角度,垃圾堆山倒逼我们立即践行垃圾减量、科学分类处置方式,让循环发展模式体现在生活各方面。 7月1日,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而作为全国46个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郑州不敢慢,也不能慢。采访中,记者站在高耸的“垃圾山”上眺望不远处的繁华都市,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反差越来越大,这对比强烈的“画面”的潜台词是:没有时间等下去! 垃圾减量、分类处置,既减少污染,又环保可靠。我们每一位市民,既是城市的拥有者,更要做城市的维护者。让我们担起这份责任,迅速行动,为明天更清洁、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河南日报郑州观察记者供稿 统筹 徐建勋编辑 吴仲怡 声明 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郑州观察(ID:hnrbzzg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w/152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