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商部门正面临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适应体制调整的新形势,为深入推进工商信息化工作,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工商总局关于深入推进工商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工商办字〔〕号),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工商信息化体系的新目标。因此,有必要总结好实践经验,更好的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及最新的数据管理理念,定位好、建设好总局、省局两级数据中心。省局数据中心是总局数据中心的基础,规范省局数据中心建设、加强省局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新要求、新目标的关键。

河南省工商局党组顺应形势,大胆创新,明确提出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政务信息孤岛。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全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方案》有关要求,河南省工商局完成39个政务系统的整体迁移上云,实现了省局信息化建设质的突破。

一、迁云之前我省工商系统网络现状

河南省工商局在信息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信息化设施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成绩。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在资源共享以及绿色节能的迫切需求下,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已不能有效支撑全省工商业务的发展需要。现阶段的设备采购通常是由业务系统提出相应的需求,以业务系统为核心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完成硬件设备采购,业务开发人员通常难以准确预估实际的负载增长率及突发情况,为保守起见通常会在硬件资源申报的过程中留有较高的裕量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硬件采购跟随各业务系统的上线或变更,呈离散状态递增,难以实现统一规划与管理。

面临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现有机房承载能力不足,扩建难度大,投入费用高

数据中心包括机房环境、电力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网络链路、安防系统、运维系统以及配套设施,对建筑物、承重、供电、精密空调、消防、安全、通讯等基础设施要求高,投资巨大。目前工商局机房承载能力已饱和,由于其位于行政办公楼,承重能力、供电能力、通讯能力、抗震能力等有明显不足,加上最初基建规划引起的场地资源限制,导致扩建机房难度大,投入费用高。

(二)信息化设备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信息化系统缺少先进灵活的IT基础架构作为支撑,还是采用传统IT基础架构,按项目独立采购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等IT设备,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开发人员通常难以准确预估实际的负载增长率及突发情况,为保守起见通常会在硬件资源申报的过程中留有较高的裕量势,且由于硬件采购跟随各业务系统的上线或变更,呈离散状态递增,难以实现统一规划与管理,造成空间、硬件等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利用效率低,建设周期长等问题。

(三)IT设备基本已过保,运维成本高

目前信息化设备使用年限基本都超过了维保期,部分服务器处于淘汰边缘,设备数量多且产品不统一,故障点多,运维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大。数据中心的运维费用除了设备维护费外,还包含建筑及环境的维护、人员费用、电费、水费、通讯费等,费用加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四)缺少统一标准规范和标准保障管理体系

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可参照实行的统一的标准规范,系统之间兼容性差、资源的共享利用困难。同时IT资源的缺少统一运维、自动监控、故障预警处置等标准化保障管理体系,因此实现信息化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迁云时面临问题

河南省工商局原数据中心始建于年,距今已经运行接近10年,迁移上云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硬件设备就接近台(件);网络上至国家工商总局、下至各县市区局和工商所、横向与几十家省直厅局(委)相联通;省局仅综合业务系统就有近40个子模块组成,迁云工作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迁移过程中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技术难度大。

省工商局应用系统多样,程序接口复杂,模块间耦合度高。同时,由于是由传统机房中心第一次整体迁云,涉及到云平台上的硬件设备选型问题,关键的设施设备包括机房基础设施和云平台设施选型尤为重要。而硬件设备可能因为设备技术指标能力不够、设备缺陷等问题,出现超负荷宕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将会对所有基于云计算中心提供服务的应用系统造成影响。

二是运行管理问题。

迁云过程中,相关应用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稳定就取决于云上计算节点主机、存储、云管理平台的稳定性。这就涉及到不仅是相关应用系统的监控管事,还涉及到来自外场监控系统、室内系统、硬件环境的运行可能出现操作失误、人为破坏、硬件本身缺陷等导致的硬件设备损坏等问题,也可能因为安全措施不当、应急灾害措施有误等导致应用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管理问题十分复杂繁琐。

三是迁移时间统筹问题。

河南省政府将河南省工商局列为迁云第一批单位,明确要求时间节点前必需完成。这就要求省工商局加班加点、见缝插针的完成工作任务。而信息化迁云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迁移的时间不能影响正常的办工和业务,这就只能在下班时间、周末、节假日时间进行。而在这些时间进行人员协调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任何一位执行的工程师协调不到就会导致工作停滞,若出现停滞或进度延迟意味着无法及时支撑应用系统的测试和部署,进而威胁云平台投入运行的时间。

四是应用迁移风险问题。

现有业务系统由于不针对云平台开发的,可能无法迁移或迁移后不能正常运行,同时由于缺乏真正的政务整体迁云经验,业务系统和数据在迁移过程存在宕机风险,造成服务中断,停机时间无法准确预知,特别是对时间敏感型和数据完整性业务,存在数据安全、系统恢复、业务正常运行的风险。

五是系统安全问题。

业务系统迁移过程中及迁移到云平台后,相关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完全由云上提供,更为重要的是,工商局所有的经济户口数据全部集中存放在云端,安全问题很关键,如果安全管理跟不上,就可能造成系统运行风险、性能问题、数据泄露等。

六是实施沟通问题。迁云过程中要涉及的单位(公司)较多,难以有效沟通,协调难度大。此次省工商局迁云涉及的行政单位有4家(省发改委、省信息中心、省工信委、省财政厅);涉及的公司有8家(河南云政公司、河南联通公司、河南移动公司、华为公司、联通集成公司、中原云公司、拓普公司、江西智容公司等);一共有十几家单位(公司)需要沟通、对接。而工商云平台的建设依赖于有关单位(公司)的配合,是否配合和配合的力度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

三、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河南省工商局党组对迁云工作高度重视,作为年省局重点工作研究部署。马局长亲自组织和参加专题调研,主管局长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具体安排部署,组织协调推进。信息中心成立主任、副主任和有关科室参加的工作组,密集组织技术讨论会、专家论证会、工作协调会,强力推进迁云上云工作。各相关公司特别是河南联通公司、云政公司、中原云公司,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组,并分别派驻技术人员常驻我局负责迁云工作。各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集中精力,确保了我局迁云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严密组织实施。

为保证迁云工作积极稳妥,我们建立了以下机制:一是演练机制,正式迁云前对方案进行了演练,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二是备份机制,所有系统迁云前首先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三是回退机制,新旧系统之间实行并机运行,保证发现问题能及时返回至原系统,不影响正常工作;四是应急机制,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处置。

同时,将我局所有业务系统进行分类梳理,根据不同情况区分为五种类型,组织迁移上云。将相对独立的财务等5个系统先期迁云,作为试点,积累经验,摸索路子;将耦合紧密的注册登记、行政执法等9个系统一体迁云,保证数据同步、系统同步,同时上云运行;将需要同时迁至专有云和公有云的公示系统、全程电子化等14个系统优化改造,适应云上模式后迁云;将新建的电子营业执照、公示系统APP等5个系统直接云上部署;将排队机、国家局前置机等31台专有设备实施原机搬迁,保证迁云后能够立即运行,保障全省业务不中断。

(三)强力推动工作。

河南省工商局迁云工作在省直各单位中尚属第一家,缺乏可借鉴经验,省工商局信息中心“摸着石头过河”,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并且在工作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一系统制度机制。一是周联席会议制度,每周五组织各相关公司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步工作,解决存在问题。二是日工作汇报制度,各公司每天晚上8点通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w/129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