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d/

5月28日

周四

多云

24℃—36℃

5月29日

周五

多云

22℃—33℃

5月27日,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通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14号)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豫疫情防指〔〕28号),现就教育系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坚持科学预防

1.科学佩戴口罩。严格遵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印发的《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有关要求,引导低风险地区师生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大中院校师生在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中小学师生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托幼机构,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托幼机构教师需戴口罩。学校和托幼机构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人员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会议室参会人员无需戴口罩。2.减少人员聚集。学校要严格活动管控,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引导师生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学校食堂采用错峰用餐,避免学生集中用餐,并保持用餐距离。3.做好通风消毒。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以及校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并做好日常登记。空调使用,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执行。4.抓好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开展以防控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注重营养均衡和合理膳食。落实《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有关要求,经常性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测,引导学生科学用眼。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广泛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预防“疫后综合症”。5.坚持科学锻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因人施策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体育活动应安排在户外或通风较好的体育场馆进行,一般保持1.5米间距,尽量减少接触。不得佩戴N95口罩进行体育运动。低风险地区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不需戴口罩。课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课中要合理调控运动强度和密度,课后及时休整。6.定期开展演练。进一步加强防控应急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工作方案,经常性组织实战演练,确保师生熟悉应急预案主要环节,提高应急能力。二、把控重点环节1.落实“四早”要求。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要求,做好师生信息排查和健康管理,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师生身体异常症状,对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实施隔离,医院就诊,同时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跟踪管理。2.严控重点场所。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流程图》等规范标准,严格把好校门,落实“五个一律”要求,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持续强化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区域,宿舍、食堂、超市、浴室、家属区等生活区域的防控措施。合理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运动场所、图书馆、会堂、展馆等室内场馆,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3.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xw/119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