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 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轻展地图,晋陕交界的中原版图在黄河的滋养之下轮廓分明,历史与文化的痕迹深深地镌刻进每一寸黄土地,岁月把中原涵养成名人的天下,不落的传奇,前朝往事历历在目,史册载辉千秋万代。神圣端庄的女娲,一专多长的张衡,医术精湛的张仲景,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才华横溢的吴道子,天资聪慧的唐三藏,学识缜密的司马光,赤胆忠心的陈星聚…… 聆听名人启发,无论秋冬春夏。历史积淀,文化传承,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散落在记忆里的不朽经典,召唤着我们追寻中原圣贤足迹的名人之旅。 跟着“智圣”司马光游信阳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祖籍山西,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他学识渊博,不仅通史学,音乐、律历、天文、书数,也不在话下。其著作主要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潜虚》等,所著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巨大。 司马光故居 司马光故居位于光山县城繁华地段的正大街中段,这是一座四合院落,闹中取静,典雅别致。现在有东、西两个门,南边设的有司马光生平展览室,北边为后堂民俗展览室,内容体现别具地方特色。院中心为司马井、养粹亭,西院墙下有“司马光砸缸”群塑像,让人勾起儿时课堂的美好回忆场景。千年古柏植于东门外边,故居内收藏有宋代石碑刻、元代石狮等珍贵文物,院内曲径通幽、花草繁茂、小桥流水,古朴秀丽。 跟着“科圣”张衡游南阳 张衡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发明了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国际上把他同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齐名并提。 张衡博物馆 南阳市张衡博物馆是依托张衡墓园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件,三级以上藏品余件,类别有石、陶、瓷、金银、铜铁、书画等。张衡博物馆主要建筑有门楼、综合展厅、古天文馆、模拟地震馆、碑刻长廊、综合展厅等。通过这些展厅、馆,可使观众对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创造发明及文学成就有一个全面了解。古天文馆:其设计是根据汉代“灵台”、揉合中国传统历法数字进行的。 跟着“医圣”张仲景游南阳 张仲景是我国的“医圣”,东汉南阳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所著医药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诊疗体系。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祠 张仲景祠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医圣祠”,有过殿、正殿、东西偏殿、内经楼、灵枢阁、素问馆、医圣井、梅花轩、荷花池、医林会馆等。医圣祠前的一对仿汉子母阙,庄严肃穆,望之顿生敬仰之情。汉阙之间,大门之上高悬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医圣祠”横匾给人圣地的感觉。医圣祠的第一进院是“医圣林”,医圣林的设计颇有深义,既体现了医学家的群体形象,又突出了张仲景在其中的医圣地位。 跟着“官圣”陈星聚游漯河 陈星聚是晚清时代的台北知府,河南临颍台陈人。光绪十年(年)十月,法军进攻台北时,陈星聚置生死于不顾,亲赴阵前督战,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光绪三年大饥荒,陈星聚慷慨捐粮千石,救济临颍灾民,临颍家乡的人民亲切称呼他为“陈官”。 陈星聚纪念馆 陈星聚纪念馆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由于当时清政府追封他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矗立着姿态各异的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整个墓园古柏森森,庄严肃穆。陈星聚墓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祖国统一的平台、弘扬中原文化的载体。年12月,书法家柳国庆应陈星聚纪念馆的邀请为台北首任知府陈星聚纪念馆题了词。 跟着“开天辟地第一圣”女娲游周口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始祖之一。传说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还有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女娲故里 西华女娲故里位于西华县北部的聂堆镇,传说女娲和伏羲兄妹相婚而成夫妻,同为人类之始祖。后人特修“女娲坟”,建“女娲阁”以示追念。现建一殿、二殿、三殿、四殿32间,东西廊房18间,建筑面积平方米。“女娲阁”分上下两层,上供女娲,下供伏羲,神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每逢初一、十五或春秋之际,丰稔之余,游人从全国各地接踵而来,瞻拜馨祝,香火非常旺盛。 跟着“巾帼武圣”花木兰游商丘 花木兰本姓魏,是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公元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她是中国古代女英雄,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影响波及全世界。 木兰祠 河南商丘虞城县是“中国木兰之乡”。花木兰祠始建于唐于唐代,该祠大门内东侧有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米,大门过道两侧,各有一泥塑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内塑有木兰戎装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府、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60余通香火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木兰生日),周边的官府带领乡民前来致祭,后发飞展成连续五日的香火古会。 跟着“画圣”吴道子游许昌 吴道子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画圣祠 画圣祠位于禹州市西南鸿畅镇山底吴村。这里山水环抱,风景独特,整体建筑为仿唐风格,有三进院落,由碑林苑、东西厢房、陈列馆、吴道子墓等组成。碑林苑保存着名人志士拜谒后留下的墨宝,石碑达数百块,充分表达着他们对吴道子的崇敬之情,也是一个书法艺术的宝库。西厢房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吴道子的生平事迹。陈列馆为歇山式建筑,内有吴道子塑像一尊,只见他手持劲笔,和颜悦色,一副沉浸在书画创作中的喜悦神态。新修的吴道子墓呈圆形,墓前碑文集古今名家之墨宝。山下有兰河,乘游艇可观看吴道子垂钓台。 跟着“圣僧”玄奘游洛阳 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他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也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玄奘故居 位于洛阳偃师陈河村的玄奘故居是一座古香古色的院落。院落中的每间屋子都陈列着玄奘的文物、书籍和他到天竺取经的连环壁画。在东厢房里,悬挂着一幅从石碑上临下来的玄奘取经图,图上的玄奘慈眉善目,双眼平视,呈现出乐观向前、无所畏惧的神态。他身背藏经篓、竹篓的每一格里,都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卷卷经书。藏经篓高过玄奘的头顶有一尺左右,上覆一顶竹笠,竹笠的一端系有一盏油灯,油灯直直地悬在玄奘面前。这幅图再现了玄奘西行奋斗十七载的形象,使人在参观故居时,对这位唐代高僧更加热爱和敬慕。 跟着“谋圣”鬼谷子游云梦山 鬼谷子,姓王名诩(xǔ)(或利),又名王禅、王通,号玄微子,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地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香菜营乡谷子村)。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兵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一说是山西吕梁交口云梦山(现仍存棋盘山,和清溪一条。环境优美如世外桃源。是隐士生活的不二选择。也是北方少有的清幽之地。)“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云梦山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国家AAAA级景区,在河南省淇县西部,卫辉市东部交界处。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米,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 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地,孙膑、庞涓、苏秦求学圣地,中华古军校。 自古以来就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 更多内容可回复“微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中科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