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是贫困地区破除发展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光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过去这里信息闭塞,老区群众抱着满山的宝贝过苦日子,全县共有贫困人口近8万人。如今,搭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列车,光山县走出了一条精准“巧”扶贫的路子。“互联网+”扶贫不能“只看市长,不看市场”孙太原今年56岁,前两年,靠着加工羽绒服拉往外地销售,不仅脱了贫,还住进了新房子。眼看日子越过越好,但是去年羽绒服销售遇冷,让孙太原始料不及。河南省光山县弦山街道办横大路村孙太原 衣服块钱3件也没卖完。算了个账,本钱回来了,功夫赔进去了。 羽绒服加工是光山县重点扶持的产业,全县共有家羽绒服生产厂,曾经带动了光山一半的贫困人口脱贫。然而,这两年出现的羽绒服滞销,让许多人和老孙一样面临着返贫的困境。而说起产业扶贫,光山走的弯路可不少,挖过池塘养过牛蛙、也兴建过麻鸭孵化基地养殖麻鸭,最后效果都不理想。河南省光山县弦山办事处张寨村村民陈宏余老百姓当时相信政府,搞啥都没搞成,所以老百姓就不敢相信了。痛定思痛,光山县领导班子意识到,如果“只看市长,不看市场”,产业就经不起市场的风吹草动,脱贫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借助“互联网”找到新出路如何让这些深藏大山的扶贫产业和市场有效对接呢?这一次,县里将目标瞄向了正在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河南省光山县政府党组成员邱学明我们大规模培养网络人才,建设自己的网络平台,开发网销产品。通过三步走的方针,打造完整的电商生态体系链条。一根小小的网线,把最新最快的市场信息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通过参加县里举行的互联网电商培训班、开办网店,羽绒服加工户不仅为产品找到了销路,还实现了与买家的直接沟通,客户有啥需求,他们可以随时调整设计和产量。河南省光山县电商培训基地老师张瑞强不仅是教他怎么开好店铺,还要让他懂得怎么去经营店铺,怎样抓取更多的流量,怎样做好客户的服务。思路一转天地宽。过去堆积如山的羽绒服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找到了新的出路。截止目前,年光山县羽绒服销售收入已经比上一年同期翻了一倍。村里有“宝”不愁卖不仅如此,电商培训还打开了光山人利用“互联网+”脱贫的思路,许多人都开始通过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邹金津,在上了三个月的培训班之后,尝试着开了一家自己的网店。前两天,她把往常村里人觉得没什么用的槐花,以19.9元1斤的价格,挂到了网店上,短短两三天,就卖出了十几单,收入多元。河南省光山县孙铁铺镇郑堂村邹金津我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开网店后觉得原来什么都可以在网上卖。马上油菜就要收割了,可以卖菜籽油。还有一些用户自己家养的蜜蜂,刚刚采的槐花蜜也差不多了,也可以拿出来卖。目前,她店里的农副产品已经有近10种,每天都有人下单,照她的计划,今年网店的营业额能到两三万,脱贫不成问题。轻点鼠标卖全球如今,光山县已经建立了光绒网、智慧光山、阿里巴巴光山农村淘宝服务站等众多网络销售平台,专门销售光山的羽绒服装和特色农产品。今年的4月21号,由县里组织研发的手机APP客户端“智慧光山”正式运行,光山把各种网络销售平台上客户评价最好的十个特色农产品,集合起来,命名为“光山十宝”,放在这个APP上进行销售。“智慧光山”客户端研发人员肖本能智慧光山APP上线短短几天,订单达到多单,销售金额达到4万多元。河南省光山县政府党组成员邱学明老百姓的顺口溜说,背负千件卖一地,轻点鼠标卖全球。这就是说过去背了一千件衣服,卖一个乡、一个县、一个村。现在把鼠标轻点就可以卖到全国,卖到全世界去。目前,光山已经连续举办了50期互联网电商培训班,培训学员达多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就有多人,各类网店达到了0家。据统计,年光山县从事电商的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0元以上,7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用互联网的“加法”换取精准脱贫的“乘法”槐花还是那些槐花,但在电商扶贫的带动下,过去这些的无人问津“寻常物”摇身一变成了老百姓增收的“宝贝”。电商扶贫,不仅拉近了老百姓和市场的距离,更让大家实现了“补脑换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作为一个拥有万贫困人口的大省,河南要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必须让“互联网+”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积极探索网络扶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用互联网的“加法”,换取脱贫的“乘法”,更好地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信息时代带来的福祉。 来源: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责任编辑:麒杰编辑:柴政 内容总监:左光瀚 ▍图文资料:网络爆料请加 ▍综合编辑:光山微生活整理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53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