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是国家“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学校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高校。学校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号,现有四个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和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

郑州大学年招生计划及前几年录取分数线可参阅以下文章:

郑州大学年山东省计划招生人,有没有你想要报考的专业?

郑州大学年山东省招生专业及历年数据统计

关于郑州大学

目前的郑州大学成立于年7月10日,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原河南医科大学年在开封成立,原名河南大学医科,后改名河南大学医学院,年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年迁至郑州,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合校前河南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年黄河大学并入。年11月通过国家“工程”部门预审,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将郑州大学列入国家“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合校前已基本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兼容,文、理、工、财经、政法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原名郑州工学院,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经过37年的建设和发展,合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

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校本部现有51个院系,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家级认证专业1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日语、广告学、历史学、工程力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制药工程、建筑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工商管理、图书馆学、电子商务、雕塑。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年,校本部共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人,其中本科生人,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人,外国留学生人。

年郑州大学本科招生情况

-学年,校本部招收本科生人,其中省内人,省外人(含港澳台侨生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招生人,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专业招生30人。

年郑州大学全国普通类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不含中外合作办学)

年郑州大学山东省艺术类录取分数线(共招生31人)

年,郑州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28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人,实际投档数量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临床医学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见上面的统计表。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郑州大学在山东省普通类本科计划招生的28个专业(类)中,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法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教育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数学类、化学类(含国际化班)、物理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机械类、土木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类、药学类等25个招生专业(类)实行大类招生,其他3个招生专业(基础医学(国际化班)、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为按照专业招生。

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专业;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

旅游管理类: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3个专业;

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政治5个专业;

法学类:包括法学、知识产权2个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个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4个专业;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日语、俄语、德语、英语4个专业;

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应用心理学2个专业;

历史学类:包括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3个专业;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包括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专业;

数学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4个专业;

化学类(含国际化班):包括化学、应用化学2个专业;

物理学类:包括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专业;

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个专业;

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专业;

自动化类:包括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

机械类:包括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个专业;

土木类:包括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工程4个专业;

力学类:包括工程力学、安全工程2个专业;

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2个专业;

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3个专业;

临床医学类: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4个专业;

药学类:包括药学、药物制剂2个专业。

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郑州大学年招生章程摘要

学校根据在各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对于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区、市),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

按照进档考生的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普通批次,对于思想政治品德、体检合格且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进档后原则上不退档。

内蒙古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录取;高考改革省份按照高考改革省份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执行;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应分别达到:两门选测科目为1A1B及以上、必测科目为4C及以上、技术科目为合格及以上,录取按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

所有专业录取不限制外语语种,但考生入学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请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文史类专业学费元/生·年;

理工类专业学费元/生·年或元/生·年(详见郑大招生网);

体育类专业学费元/生·年;

医学类专业学费元/生·年;

艺术类专业学费元/生·年;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1元/生·年。

住宿费:

收费标准分别为元/生·年、元/生·年、元/生·年、元/生·年、0元/生·年、1元/生·年(详见郑州大学财务处网站)。

关于转专业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学生入学半年后可申请转专业。

《郑州大学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摘要

本科专业学生可以在第二至五的每个学期初申请转专业。

级学生第一学期专业(类)(平均绩点)排名在以下范围内,且未有不及格课程记录者,可申请一般情形转专业:国际学院前50%可申请国际学院内部转专业;其余学院前15%可申请转专业。

符合条件学生只能申报一个专业。

各院系考核录取办法包括申请资格条件、考核方式(如需考试,应当明确考试科目)。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郑州大学年本科生毕业及就业情况(来源:郑州大学-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届本科应届毕业生总数人,毕业人数人,毕业率97.27%;人获得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率99.52%;研究生考取率38.80%;初次就业率76.80%。

郑州大学届毕业就业数据(来源:郑州大学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郑州大学届毕业生共计人,其中本科生人,占73.55%;硕士研究生人,占25.62%;博士研究生人,占0.83%。男生人,占45.78%,女生人,占54.22%。毕业生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生源数量位列前三位的有:河南省21人,占71.24%;山东省人,占2.62%;河北省人,占2.08%。届本科毕业生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生源数量位列前三位的有:河南省8人,占66.17%;山东省人,占2.65%;河北省人,占2.41%。

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依托“河南省大中专生就业分析云平台”,于年11月9日至12月10日组织开展郑州大学届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向名毕业生发送调查问卷邀请邮件,并发手机短信通知,邀请毕业生填写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份,问卷回收率达到30.90%。以下数据为根据调查问卷得到的统计结果。

毕业生调查就业率情况

郑州大学届毕业生总体调查就业率为90.28%,待就业率为2.73%,暂不就业率为6.98%。

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调查就业率

调查数据显示,届本科专业中调查平均就业率88.62%,其中就业率达到%的有材料化学、城乡规划、档案学等33个专业。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调查情况

参与调查的名本科毕业生总体去向中位列前三名的有:“升学、出国(出境)”人,占45.75%;“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人,占23.08%;“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人,占16.16%。

参与调查的名硕士研究生总体去向中位列前三名的有:“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人,占35.08%;“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人,占34.59%;“升学、出国(出境)”人,占15.80%。

参与调查的53名博士研究的总体去向中位列前三名的有:“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31人,占58.49%;“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4人,占26.42%;“升学、出国(出境)”5人,占9.43%。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样本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进行分析,位列前四名的有:民营企业个,占30.21%;国有企业个,占28.88%;医疗卫生单位个,占17.83%;其他企业62个,占4.34%。

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位列前四名的有:医疗卫生单位个,占33.51%;国有企业个,占16.29%;民营企业个,占15.21%;党政机关90个,占6.98%。

届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调查情况

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中位列前五名的有:河南省人,占54.88%;广东省人,占6.25%;北京市人,占5.60%;浙江省人,占5.31%;上海市人,占4.70%。

本科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中位列前五名的有:河南省人,占39.44%;广东省人,占9.51%;北京市人,占8.18%;浙江省人,占7.20%;上海市86人,占6.01%。

硕士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中位列前五名的有:河南省人,占70.60%;上海市44人,占3.41%;浙江省43人,占3.34%;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7人,分别占2.87%。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58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