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史俭明;原创诗歌:史俭明;诵读:周凌姿;

主编:史俭明首席教师工作室。

一位河南乡村首席教师的工作札记

------行走在“创生教育”之路上的记忆旅行

史俭明

年3月26日上午,濮阳县教育局常春英局长带领教师教育股的张贯振股长、雷艳伟股长、黄永强股长等到子岸镇指导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等相关工作。在汇报工作过程中,常局长对我说,你把这些首席教师工作的典型案例整理一下吧。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就是首席教师最好的引领啊。

作为一名乡村首席教师,行走在常规教学教研之路上,只想静静地做好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相关业务的引领和导向。有啥典型案例可显摆的呢?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唯有平日里随笔写下的点点滴滴过往经历的随笔。从中选出一些,拿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打造一体化的复合式教研网络体系

自首席教师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子岸镇首席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由子岸镇中心校校长潘顺化亲自任组长,子岸镇中心校教研主任史俭明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子岸镇一中、子岸镇实验学校及四个学区校长及业务负责人。同时,我们构建了一体化的联合教研网络体系。在首席教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首席教师讲师团。由史俭明任组长,成员包括子岸镇小学数学首席教师张志敏和吉自霞、子岸镇小学语文首席教师岳凤景。首席教师讲师团下设四个工作室。四个工作室分别由四名首席教师任主持人,由各学校业务负责人任核心成员,各学科业务骨干为相对应工作室骨干成员。

1.首席教师工作室开展工作的管理框架结构:

子岸镇首席教师工作领导小组

首席教师讲师团

↙↘

初中首席教师工作室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

2.首席教师开展工作的教研框架结构:

首席教师讲师团

↙↘

理论的通识研修联片教研与基点教研

↙↘↙↘

理念转变与创新通识培训首席教师工作室基点教师工作坊

↘↙↙↘↙↘导向与引领策略性构建提炼沉淀示范引领聚焦课堂多元整合

↙↘↘↙↘↙审辩导向拓展创生校本研修共同体联合教研共同体

↘↙↘↙

创生思想以学定教、以研促学、趋向价值

↓↓一体化的复合式教研网络体系

↓↓

课堂教学法互查互纠、共研创生学习法

二、通识培训与专题讲座

在首席教师工作开展初期,我们在子岸镇首席教师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史俭明率领的首席教师讲师团组成教师培训团队,对子岸镇全体教职工进行通识培训。我们先后进行了《课例研究的国际视野与范例诠释》、《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基于课例研究的教研组织策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认知风格》等教育专著学习。同时开展了《校本教研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案例》《教材、教学、考试》《中小学语文阅读策略》《中小学跨学科教研策略》《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基于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行走在语文统编教材研修之路上》《行走在数学统编教材研修之路上》等专题讲座。

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研讨,让我们的广大教师理清了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与方法。我们先后开展一系列的研课、磨课研修活动。以首席教师和核心成员为基点,由点成线,线动成面的示范引领。尤其是在我们研发的课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师生的思维导向引领,在查漏中补缺,在补缺中求同,在求同中探异、在探异中发散,在发散中生成。同时,更注重师生的思想导向引领。又通过自我研发的“互查互纠共研”学习法的运用,教学质量及师生素养方面均得到了全面提高。

我们的首席教师工作主要采用的是理念引领与校本研修同步双轨制模式。

三、创生思想的构建与运用。

作为一名基层乡镇中心校的教研主任、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跨学科多元发展呢?要想有效引领,其首要问题是一定要理清制约乡村教育的瓶颈问题。那么,制约乡村教育的瓶颈问题在哪里呢?这是我首先思考并研究的一个课题。乡村教育的瓶颈问题主要有:1.农村中小学教育价值取向严重偏离问题。2.半成品式的畸形幼儿教育,正在慢慢侵害孩子的未来。3.城市扩容,造成教育资源的明显落差,更造成课改的盲动性。4.农村教育是城市教育的流动培养基地。5.农村教育理念上的“模式化”,教学行为上的“格式化”。6.重形式轻内容的“高效课堂秀”。7.教师思想不够解放,良好的学术氛围还没有形成。8.知识更新能力差,文化专业结构狭隘,跨学科缺乏整合。9.学生习惯养成上存在误区。10.纸箱效应严重,缺乏一个良好的净土环境。11.低效的课改源于常规教育教学缺乏强有力的表率引领。

如何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呢?我基于当下乡村教育的热点、痛点、关键点、核心点为研发的立足点,研发出了“创生教育”思想。这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经过实践论证的,具有农村教育话语权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策略研究的成果。该项成果于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面向国内外展示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创生教育”倡导教师要做学生合作学习的共研者,构建课堂教学师生合作共研体,以化教为学、化学为研、化研创生。在这个理论中,我首创构建了融合通识课程理念、整合多元研修机制、共研创生学习机制为一体的双线复合式农村教育网络体系;首次提出了“教育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首次提出了“兴趣导向批判性审辩和思维导向批判性变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等新的教育理念。这项成果可以灵活组排,它既可以整体系统化使用,也可以摘开单项操作实践。

“创生教育”,是基于农村教育实际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打破教育模式“固型化”,突破教学行为的“格式化”,揭开了农村教育的“纸箱效应”,崇尚批判性审辩兴趣的培养和批判性创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理性“活”课改。课改的“活”之关键就是改变我们的心态。它不仅仅要变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化教为学、化学为研、化研创生。更要改变师生传统的思维行为习惯。建立一种兴趣导向批判性审辩和思维导向批判性变革的教育。树立改造学习的自信,真正的打破课程教学模式“固型化”的定势和课堂教学行为“格式化”的围城。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师生“活”起来,让我们的教育“活”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改“活”起来呢?我们不仅要放下思想包袱,解放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更要放下别人“固形化”教学模式对我们造成的“格式化”的包袱,解放师生和课堂,让我们的师生打破禁锢式的围城,充分张扬个性、按照自己的自身特点去搞好教学。要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师生研修会场,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教师讲,也不是所谓的“格式化”的学生讲,而是在师生共同研讨交流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把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具体化、课题化。在交流中学习,在互动中进步,在思考中发展,在探究中生成。尤其要注重学生在自学、互学、互查、互纠、互研中衍生出的生成意识,在查漏中补缺,在补缺中求同,在求同中探异、在探异中发散,在发散中生成,在生成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研学风格。从而独创出一套涵盖教师综合素养研修、专业发展研修、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学生学习达标策略的融为一体的“创生教育”网络体系。它不仅仅适用于农村教育,同样也适用于城市教育;不仅仅适用于团队教研,也适用于农村教学点的单独研修;不仅仅适用于中学及高年级学生学习,同样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更为适宜。这项成果的研究论文先后先后发表在《当代教育家》、《中国教师报》、《河南教研》、《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等十几种国家级、省级教育报刊杂志上,收到了很好的专业评价、社会认同和课改导向引领。其中有多篇论著被纳入国家权威数据信息库。

四、基点教研与联片研修

1.以首席教师工作室和基点教师共用体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及校本教研活动。所谓的“基点”包括首席教师工作室基地校和该首席教师工作室所负责区域的各学校。首席教师工作室基地校的教研活动我们且先不说,单说首席教师所负责区域内的基点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由史俭明初中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协同小学语文、数学首席教师工作室对区域内各个基点学校,开展一体化双轨并行的1+1联合教研活动。其中第一个1是以点连线。由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部分核心成员组成研修团队,每周定期1天到对应基点学校,开展课堂实例听评课及现场截取教学片段的“教学活切片”,随机研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第二个1是线动成面。每月开展一次首席教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或通过研究截取的视频“教学切片”,或通过集中现场观课议课“教学活切片”,共同交流研讨教学设计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各个首席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及核心成员相互交换基点学校,构成新的以点连线。如此点点交错、线线互动,相互交织成一张教研网,这样一来,就把基点教研、联片教研与校本教研真正融合为一体。从而建构为常态化一体化的双线复合式教研网络体系。

2.创设教研机制(三课五研三反思):同课异备(一研);异备交流(二研);课堂验证(一课);课堂痛点(三研);作业错点(四研);反思对策(一思);同课异构(二课);磨课研课(五研);反思提炼(二思);课堂示范(三课);反思生成(三思)。

3.构建“互查互纠互评共研”学习机制。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要点(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目标)精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让学生都动起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力,对阅读的理解力,对逻辑思维的把握力和对书写表达的掌控力,训练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操作:(1)独立检测;(2)互查互纠;(3)教师批改审查;(4)教师共同体二次评审;(5)督查报告与解决方案;(6)审辩碰撞创生新思维,共研整合创生新教育。

五、典型案案例剖析与研讨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常规教学教研工作能否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往往取决于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细节性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作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引领者,首席教师肩负着义不容辞导向责任和担当。细节问题处理的好与坏,也直接代表着首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多元整合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当然,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下面我仅选取其中的几个具体案例与大家分享交流。

学生成长案例:案例1:捧一缕春风滋润学生顽皮的心灵。年3月25日-26日,学校进行了一次九年级一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我们都知道,近年来,随着进城热的涌现,成绩较好的学生都跑到城里学校了,剩下的孩子大多是底子差的后进生。对于这样的后进生,不仅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处理的技巧和素养。在第二天的物理考试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几名后进生趴在桌子上睡起了觉。监考老师叫起来又趴下,再叫起来再趴下。我巡视考场发现了这现象,就走过去。拿起第一个孩子的试卷,发现除了考生基本信息外,考题作答竟然一个字都没写。我轻声对他说“一看你就是一个聪明阳光的小伙子,咋能发蔫睡觉呢?”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又说“你咋没作答?”“不会做”。我审查了一下试卷,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试题都是选项题,让从“裂变或聚变”“甲或乙”“向左或向右”等选项中选择其中一个。我对他说“你看,这些题都非常简单的,都是从两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一个。选对一个就是五分,你把这些题要是都选对,你可以算一下,你能得好多分呢”“真的吗?”孩子眼睛里闪出光来。“你见过家里人安电灯接电线吧”“见过,我还会接呢”“真的啊,你比我还能,我都不会接电线。那你看这道连接电路图的题,你一定能做出来的。”这孩子越发兴奋了,拿起笔做了起来。另外几个情况一样的孩子类比进行。

案例2:在另一场考试中,有个孩子太顽皮,一直捣乱,严重影响到考场秩序,监考老师只好把他叫了出来。做了一番工作,孩子无动于衷。我走过去问他“你还想进去考试吗?”“不知道”“你想考学吗?”“不知道”“一看你这孩子,就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大小伙子。很快就要毕业了,你想继续上学还是干啥?”“不知道”“你知道职高吗?”“知道,俺村的王xx上的就是职高。”“他现在干啥?”“自己开了一个门市,可赚钱啦”“哦,你知道和他年龄一样的人都干啥吗?”“俺村的刘xx和他以前玩的可好啦,现在出去打工了”“他上过职高吗?”“没上过,他们俩以前一块上学。后来,一个上职高了,一个去打工了”“现在他们俩谁家好?”“王xx家过得好,他整天开着小汽车。刘xx不能挣钱。”“还是上学好吧?咱考高中困难,但上个职高学门技术还是可以的。或许比以后考上大学还能挣钱呢。你是想学王xx,还是想学刘xx?”“我想像王xx一样,以后也开个门市”。“你这不是很明白事理的一个小伙子嘛。想以后挣大钱,现在就得抓紧学习。咱成绩差点不怕,上个职高照样能挣大钱。你现在愿意进去继续考试吗?”“愿意”“好,快点进去考试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或许这样做,不太符合考试规则,但学校再严格的规则相比于一个孩子的教育来讲,或许这种处理方式更有益于他的健康成长。

案例3:一个冬日的上午,师生们正上着课。蓦然听到一个同学惊叫:“看呀,看呀,下雪了!下雪了!”。清脆高昂的声音瞬间打破了教室里学生正在研讨问题的情境。透窗而望,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扑天而降。孩子们兴奋得议论纷纷,他们的心早已飞到了窗外。老师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去拥抱白雪呢?让它们去寻觅冬天雪景的“小秘密”或许是一件非常别致的语文课。伴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跑进了雪的海洋。他们或仰视,或眺望,或聆听,或嗅闻,或触摸……

感受着美丽的雪,孩子们嬉戏着,谈论着:“你们看,雪花像什么!”“像蒲公英,像鹅毛,像柳絮,像棉花,像白糖……”一个孩子指着翠绿的松柏上挂满洁白的雪花,大声的叫嚷着:“快看,雪落在松树上就是一棵美丽的圣诞树啊!”有的孩子脱下帽子兜住纷纷扬扬飘下的雪花,一转眼,雪消失的无影无踪;有的孩子伸出小手迎接毛茸茸的雪花,雪花带着冰清玉洁而来,也带着奇寒而至,凉飕飕的有些刺痛;有的孩子甚至张开红润的小嘴,伸出可爱的舌头,想舔一舔那从天宇飘忽而下的洁白花瓣。孩子们被雪花包围了,头上、脸上、身上到处都是雪花,拂去一身,未几又满。孩子们在雪景中尽情的玩耍着,老师竟不忍心打扰他们,好可爱的孩子,好可爱的雪!

回教室,教师微笑着对孩子们说:“玩得高兴吗?”“高兴!”“要是把你刚才观察到的雪景都写下来,一定是一篇非常优美的作文,想试试吗?”“想!”……

那一次,孩子们的作文写得棒极了。我选取了其中的几篇推荐给报社,竟然都发表了。同时,我依据这个案例也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了《中国教师报》上。

教师成长案例:案例1:专业引领。在年冬学段初中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举行的一次听评课活动中,七年级的语文老师讲的是《猫》这一课。这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语文教师,在作课过程中,她认为作者将自己家养的第三只猫的死归结为作者打猫的责任。猫是作者殴打致死的。在课后的研讨会上,针对她这节课持有的这种观点。我对她进行了指导:作者打了猫一下是不错,但猫被殴打后并没有死亡,而是三个月后才不明原因死去。怎么能简单说成是作者打死的呢?作者因为猫的死而悔恨而内疚。但作者的悔恨与内疚是因为自己冤枉了猫,本想找机会补偿自己及家人自以为是造成对猫的误解,却因猫突然死亡而无法弥补才伤心难过的。联系到前两只猫都是莫名其妙的突然死亡,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凡事要实事求是,对人对事都别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帮助弱小的人或动物。猫和人类一样都是生命,需要关心和爱护。做事情一定要调查清楚,不要自以为是无端专横去伤害他人。否则,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自己必将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同时,《猫》这篇文章的内涵有三个层级:(1)表象上的动物层级;(2)理性上的不同阶层人的社会层级;(3)超越于社会层面上的国家情怀层级。比如:张妈、李妈这样的人,形如一只可怜的“猫”。尤其是“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她们这群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是没有任何做人的尊严的。我、妻子这样的一类人,如同叼黄鸟一样的猫,是处于一种优势地位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人是那样的盛气凌人。母亲是“猫”,三妹是“猫”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猫”。尤其是这篇文章通过前两只猫做铺垫,重点挖掘了第三只猫的命运和延伸出来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和批判了当下时代及社会上的各式人等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功利性。这是第二个层级,也就是理性上的不同阶层人的社会层级。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层级。那就是超越于社会层面上的国家情怀。溯源这篇文章的写作的背景,我们知道,《猫》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个时候的中国岂不就是任人宰割的一只猫吗?怅然、愤恨、诅咒的“我”岂不就是当时的人们对众多黑恶势力反抗呐喊的心声吗?下一步何去何从令人堪忧。所以,“猫”不仅仅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当时的中国何尝不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猫”呢?那个不知名的猎取“猫”者又何尝不是帝国主义列强的象征呢?这位老师通过引领,并积极参加初中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举行的各种研修活动,纠正了许多对教材认识上的偏差。在冬学段镇中心校举行的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了优质课一等奖。同时,她还撰写了好几篇语文专业论文和师德建设方面的论文。

案例2:跨学科引领。年2月1正是疫情期间网上授课阶段。在18日下午的网络研修活动中,针对上午通过县电视台直播的一节数学课,我对我们的初中数学老师做了及时指导。这节课讲的是“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其中在谈到角平分线的画法时,这位授课老师说“角平分线的作法有两种:折叠和尺规作图”。其实,角平分线的作法有很多种。不过,可以归结为两类:1.度量法。2.尺规法。授课老师谈到的所谓折叠和尺规作图是一回事,折叠作作图属于“尺规法”作图中的一种做法。接下来的教学中,她在谈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及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时,给出了一道涉及到坐标系、函数和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综合性的例题。在这位老师讲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中,她作了三条辅助线,把这道题做出来了。做的原本不错,不过,遗憾的是这道题的解法有很多种。其中,我们作一条辅助线就可以做出来。当然,要是一条辅助线都不做,也可以做出来。

对于中学数学来讲,更需要我们注重于引导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去审辩,去思考,去发散,去探究。要教给学生的是在建立逻辑思维架构的基础上渗透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而非简单的为了做题而做题。同时,这位老师最后总结出这样一个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是相等的”。这个推论是错误的。为何错呢?老师们做了探讨。通过引导,老师们理清了角平分线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区别与联系,也理清了度量法与尺规法的区别与联系,更理清了这道题的切入点和多种解题思路。同时依据三角形的分类及特点,明白了最后的推论错的根源在哪里。

通过我们首席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的意识形态得到了转变,对教材主旨的把握不再偏离它应该有的解读导向轨道。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思维的改变,思维的改变则必然引起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必然引起课堂教学习惯的变革。

案例3:师德建设引领。(1)赵淑华,年特岗教师,执教于子岸镇高寨小学。对着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她首先接受的是我的“”教学法和“互查互纠互评共研”学生学习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镇教学质量检测中,她所担任的学科成绩名列第一。不过,对于她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引领取得的成效更大。除了被评为濮阳县优秀特岗教师、濮阳县教学标兵、濮阳县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濮阳市优秀特岗教师之外,年被评为“濮阳县最美教师”。随后,又被评为濮阳市师德先进个人。(2)张焕彬。子岸镇大陈小学校长。这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校长。他管理的大陈小学深受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就是这么一位在学校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校长,对自己却多有踌躇和退缩。年曾推选他当最美教师候选人,总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最终被评为濮阳县师德先进个人。年,通过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他终于树立起了自信力。并顺利通过民主评议,最终获得了“年度濮阳县最美教师”。同时,对于他的引领还在于课堂教学新理念的专业化强化导向,但凡年龄大的老师,一般都不想再去争取晋级的事。年,引领了他参加濮阳县优质课大赛和课题研究。最终获得了濮阳县优质课二等奖和课题研究证书。年3月顺利晋级濮阳市中小学高级教师。年子岸镇上报的晋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共7位教师。其中,史俭明初中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的王汝佳、崔爱红、尹遂亮等3名核心成员顺利晋级。张志敏小学数学首席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张志敏、吉自霞小学数学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张焕彬、岳凤景小学语文工作室的核心成员魏艳玲等均成功晋级。所有这些均得益于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中首席教师团队的引领和指导。这是这些老师的成功,也是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成功,更是子岸镇首席教师工作的巨大成效。

六、我的一点补充。作为子岸镇首席教师团队的领头人,除了上述首席教师团队所做的一切成效之外,自己也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自首席教师工作开展以来,带领首席教师团队,先后开展了60余次联合研修活动。外出参加高峰论坛9次,举行了10次专题讲座。参加听评课活动96节次,参加子岸镇各学校校本教研活动36次。尤其是在去年春节期间,为方便网上指导教学工作,我创建了史俭明初中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43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