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ivk_sa=1023197a

上海市民自发悼念

微思客读者来稿

上海随机砍人事件震惊了舆论,关于此事,已有诸多讨论,奈何种种限制,使得媒体的讨论束手束脚,本文系微思客读者来稿,作者感慨于上海随机砍人事件后的大规模新闻管制,于是从这一事件说起,谈谈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思索

上海随机砍人事件被禁言了。准确来说,是“禁闻”。上海当日头条日报对此只字不提,对比之下,微博、自媒体等互联网平台热火朝天。面对自媒体与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的传闻和报道,当地官媒像看小孩子戏逗,一股“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凛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该庆贺的还是得庆贺,当地官媒就像为人父母,做父母的不敢保证一切太平,但至少能保证多数人的正常生活无碍。

这是新闻业的“溺爱”,是一种中式溺爱,更是一腕截下的话语权式“社会重塑”法则。

01从·新·说起

新闻工作者总是在和时间赛跑。

从入行甚至预备入行伊始,“时间”是首要争取、抢夺的第一抹养料。时效性决定新鲜度,时间跨度决定一则新闻心脏能持续跳动的力度和影响范围。不新则无闻。报社杂志社里争分夺秒,与同行争天抢地的,都是“时效”。没有鲜度的事件毫无价值,像一块刚拿出冰柜的三文鱼,接触到空气里的潮滞,旋即失去生嫩,氧化失鲜。纵使是历史性报道、跟踪报道,和今天的空气连接起来,才具有血液和灵魂。

一篇字的报道,用字简单概括事件五要素。从发生地点到群众参与,再到目击者与警方证词,一板一眼一字不落,字字精华,扼要的新闻事实。紧接着最后一段风格戛然突变,前一句还是事件现场的残暴性描写,后一句就成了对受害者的祝愿和悼念。“愿天堂没有伤害”,看到这儿的时候,几乎觉得自己不是在看一篇报道,而是两则时间跨度相对较大的、不同口吻和立场的新闻。

新闻应当有口吻和立场吗?它应当像一个人一样,有足够的理智,冷静,客观,而在这之于,他还要有站得稳的脚跟和脊柱,有在事实基木上挺立的平衡力量。

可是跟时间追赶的、争先恐后抢热点报道,同时秉着囊括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给人带来的感觉,则是一次话语霸权主义横行的软征服。

深度报道随传统媒介一起衰弱,前者的积弊更甚,在这个媒介统统围绕“公众利益”的精简社会,人们知道如何“更有效”,也知道何为“无必要”。

02守在窗口佯睡的老人

听不到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英〕D·卢普顿:《伦敦和乡村》

比“时效”更看重的,是在最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并攫获其思维、注意力的方向,朝一个话语权营造的固定方向发展。

当然,在互联网发达的现在,很多传统的媒介议程设置已经不起作用了。

纸媒衰势成定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43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