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212076.html

编者的话

40年,一个并不算短的时光,有很多人、很多故事沉淀下来,宛如一个个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浩浩荡荡,气势恢宏,奔向远方。40年来,每一个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都是这条大河的一份子,每一个教育科学学院人,都有很多精彩感人的故事值得书写、值得回味、值得提炼成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文化和精神。

年,适值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迎来恢复建系40周年之际,我院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院(系)友、师生举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恢复建系40周年征文”活动。其宗旨在于,讲好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故事,挖掘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精神,整理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文化,展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风采,传承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优良学风,激励后人,奋发有为,谱写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篇章。“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院(系)友、师生的积极响应,他们踊跃投稿,记忆中的感人瞬间、怦然心动的故事,跃然纸上;怀念同窗好友,感恩谆谆教诲的师长,祝福学院美好的未来,情之所至,娓娓道来,感人至深。从年9月1日起,我们陆续推出优秀征文,以飨读者。也期望更多校友和师生,把你们的故事变成优美感人的文字,与大家分享。

河南大学教育系:

助推我成长与发展的精神家园

年9月至年6月,我就读于上蔡师范学校。当时之所以读师范,是因为我爷爷说,读了师范可以当小学教师,有个铁饭碗。读到第三年的时候,我的父母鼓励我参加中师保送考试,努力考取大学,结果全校多个毕业生有3个考上了大学,其他两位同学考上了信阳师范学院,我被河南大学教育系录取。虽然考取河南大学教育系的机会确实难得,但是在临近9月份开学之际,我打了退堂鼓,因为我的弟弟妹妹都要上高中了,我要继续读大学的话就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我本来可以为父母减轻负担。一番思想波动之后,我还是如期来河南大学报到。当时我觉得校园很大,把行李放到宿舍后出去走走看看校园,再回来就找不到宿舍在哪里了。此时我又回想了河大校园,相比于后来的金明校区,当时的明伦校区其实并不大,只是对我来说,上大学是离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到那么大的校园,真的是差点迷路了。漫步在古朴典雅的校园里,特别是从学校南大门到大礼堂的路上,我就萌发了一个渴望:如果今后我能够成为这里的一名老师该多好啊!后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成就了我的大学教师梦想,而且充实的大学生活让我从来没有受过家庭经济困难的困扰。大学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老师和同学,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由于篇幅所限,我略举此时此刻我能够想到的几件事情。

入党动机:单纯又美好

我是我们年级第3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那时候不知道为何而入党,只知道要入党必须品学兼优,能够在同学当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而入党。记得有一天下午在大礼堂到十号教学楼的路上,我遇见了教育系党总支书记程秀波老师,他问我是否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回答不知道,程书记耐心地告诉我具体内容,我一下子牢牢记住了,即使在后来的党课考试以及相关考试中我也可以一字不差的作答,特别是在回答填空题的时候,可以保证不会失分。我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再到培养对象、预备党员到最后正式转正的过程中,得益于程秀波书记、辛占香副书记、岳亚平主任以及辅导员李世平老师等领导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他们都特别认真负责,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如何严于律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多年来,我能够清楚地记得自己成为一名党员的日子,在培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仪式感让我对成为一名党员产生了敬畏感、神圣感和使命感。

任课教师:敬业又专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的讲话,我觉得这句话来形容大学期间我的任课教师们最恰当不过了。当时已经退休的系主任苗春德老师给我们上《中国教育史》,我们上课的教室在图书馆四楼,每次上课前他都喊“上课”,我赶快喊“起立”,苗老师高高的个子深深地鞠躬回应全班同学一起喊的“老师好”,这种场景我每每回想起来就非常感动。李申申老师给我们上的是《西方哲学流派》,你无法想象,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讲课声是来自腿脚不便、满头大汗也要坚持站着上课的李老师。刘济良老师当时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晚上骑着一辆小摩托车来到七号楼给我们作“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等精彩的专题报告,当时虽然听不太懂,但是觉得很有意思,教学方式别具一格,为我们的学习打开了另一扇窗。许绍康老师给我们上《普通心理学》,他风趣幽默,有次晚上课后他请我们年级68位同学去学校西门外吃牛肉饺子。刘金平老师帮许绍康老师给我们上过一次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刘老师学识渊博,讲课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杨捷老师讲《外国教育史》娓娓道来,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只是我觉得外国教育史的人物太多了,加上下午容易犯困,有时候实在是坚持不住了,索性就趴在桌子上休息10分钟之后接着听,生怕错过精彩的内容。还有牛梦琪老师、赵国权老师、侯宝顺老师、李桂荣老师、王瑶老师、王滨老师、李菊梅老师、赵俊峰老师、李留江老师、王星霞老师、刘先锋老师、周力老师等老师,他们各具独特的人格魅力,都为我带来了丰厚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滋养。

师生关系:和谐又温馨

大一大二时我是学院团总支宣传部的学生干部,我经常写新闻报道,新闻稿件在投到校报和广播站之前需要系领导签字盖章。记得我找程书记签字的时候,他总是仔细地看一遍,然后告诉我如何做调整,这些指导让我非常受益,他的平易近人让我从未感到面对程书记时有心理压力。教育系办公室主任李铁民老师和尹红霞老师,做事井井有条,看起来比较严肃认真,其实他们都很善良可亲。为我们上课的除了自己学院的专业课教师,还有公修课教师。老师们对学生都非常关爱,同学们对老师都非常尊敬。当时的教学楼没有热水器,每次上课之前,无论是什么课,也无论教室离宿舍楼远或近,我们年级每个宿舍的同学轮流提热水瓶到教室,是为了在课间为老师加杯热水。当时教《高等数学》的胡老师讲课的时候有大量推导演算过程,板书比较多,我们同学配合老师及时地擦黑板。一提起给我们上课过程中的有件事情,教《写作》的韩爱萍老师说她就很激动。

年12月31日韩老师一如既往地走到教室,很快就把带着黑纱的外套脱掉,她还是像往常一样笑着给我们上课,但是却难以掩饰一脸的疲惫和悲伤。课堂上非常安静,同学们没有了往日欢乐的笑声。等下课的时候,我喊了“起立”同学们站起来,韩老师深深地鞠躬之后,没有一个同学离开。我和心理学班班长叶春杰分别代表本专业同学写了一封信,签着同学们的名字,在全班同学关切的目光中,我们把信送给了韩老师,韩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慰问信”,没有读完,已泣不成声。后来河南大学校报在一个版面专门刊登了两篇文章:一是韩老师写的《妈妈,您听到了吗?》,二是我们班赵永勤同学写的《老师,让我们分担您的痛苦》。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韩老师从教40周年,当韩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又一次激动地提到这个事情。韩老师给予了我许多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大学期间因兴趣所致,再加上为了多一份就业选择,我想参加中文本科专业的自学考试,但是由于经济原因我放弃了,韩老师知道后,她帮我交上了报名和辅导费用。我第一次吃猕猴桃还是年春季韩老师给我的,我放在寝室舍不得吃,过了几天准备拿出来吃的时候,发现猕猴桃变软了,我就以为是变质了,非常可惜地把它丢掉了。多年来,韩老师我们保持着联系和往来,每到中秋节,韩老师都会给我邮寄开封的老月饼;每到春节,我都会给韩老师寄重庆奉节最好的脐橙。

《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我们在大学期间的师生关系则是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

课余生活:丰富又充实

由于弟弟妹妹我们几个年龄接近,不去到外面打工而且都要读书,所以造成当时家庭经济的暂时困难。但是,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又充实,通过各种平台和机会得以锻炼,这不仅让我自信地学习,而且还帮助我阳光地生活。一入校,辅导员李老师就让我代表新生发言;97级师兄师姐的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在校生发言;老师和同学让我担任团支书、班长、副年级长、团总支宣传部长、团总支副书记。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和99级的侯祎、还有一个师弟我们三个一起代表学院参加“澳门回归”知识竞赛获得了全校一等奖,组织参加课前十分钟演讲、周末文化广场(义务心理咨询)活动、团日活动、写新闻稿等。教育系一位70岁的退休教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和同学王云鹏采访了他,采访报道发表在河南大学校报上。我写过河大幼儿园退休教师魏家恩老师坚持“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事迹,发表在了《老年春秋》杂志上。《河南大学校歌》诞生于年,由陈梓北先生谱曲,陈先生是教育系的退休教师,他94岁那年我采访他的时候,一提到日寇侵华、他放弃学业从日本回国,他就来了精神,他说“国家就要被侵略了,还在日本留学有什么意义?不如回来救助自己的国家”。通过采访,我深刻理解了校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蕴含的河大精神。级、级学生在军训期间,他们因训练而疲惫,坚持学唱校歌,我给他们讲解校歌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理解之后士气倍增,两个年级在最后的军训歌咏比赛、会操表演中都获得了全校一等奖。

我的大学:富足与遗憾

我们宿舍的八个同学来自河南省各地,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一般,我们都勤奋好学、老实踏实,彼此团结互助。刘定巧可能是我们年级个子最小的同学,但是每次去热水房提热水她都要提四个热水瓶,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劲儿,我想可能是由于她想尽力照顾我们大家而来的动力。马伟丽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她的生活特别节俭,有时中午从餐厅买一大碗面条她中午吃半,留一半到晚上吃,为此,程书记、辛书记和李老师还专门到宿舍看望过她。现在伟丽在安阳五中教书,曾获得全国中学政治优质课教学金奖。我现在回想当时的黄素琴应该是“青春叛逆期”,我们组织的任何集体活动她几乎都“唱反调”,表示不参加,哈哈,其实毕业后就数她与我们宿舍同学联系得最多,她非常珍惜同学情谊。

可以说,我的大学生活收获满满,我倍感富足,但是也会有遗憾。比如因为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以及考取中文本科自学考试文凭等原因,我在图书馆泡得还不够,没有获得过一等奖学金,而且没有一鼓作气接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最让我感到既快乐又遗憾的事情是组织同学们去嵩阳书院一事。当时赵国权老师给我们上课,结合教学需要,他提出组织教育学专业同学前往登封的嵩阳书院去游学,当时同学们都愿意去,因为大家从来没有出过校门,我作为班长也很乐意配合赵老师组织同学出去。当我把这个事情报给辅导员李老师的时候,他非常严肃的责怪我,我心想可能游学的计划就泡汤了。结果李老师带着她的母亲和赵老师、同学们一起去了嵩阳书院,而且我们还去了少林寺,同学们都特别开心。李老师的母亲和我们宿舍同学住在一起,我们几个很尽心地照顾老人。回来以后的那一周里,每天中午放学后,李老师就把我叫到他家里严厉的批评我,每次我都难过得流泪。李老师的母亲对他说:“世平,恁好的一个闺女你这么吵她,干啥?”李老师说:“你别管,你不懂!”不要说李老师的母亲不懂,其实我也不明白李老师为什么批评我。有一次批评完之后,李老师说:“我知道你不会自杀的,因为你牵挂你的家人。”即使这样,我还是没有明白李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哈哈。直到此时我回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班二三十个学生一起出去,几百里路,作为辅导员他是担心大家的安全问题,但是因为赵老师和同学们都乐意去,他也不好阻止,所以,他不放心,就和我们一起去。在少林寺那边爬山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会儿因为风大坡陡,有一定的危险。此时我对自己的愚笨感到好笑,哈哈哈。同时,我在想,如果李老师及时、坦诚地与赵老师加强沟通,我也不会因此事受了很长、很长时间的情绪困扰,哈哈。

年毕业季,我作为省级优秀毕业生参加学校的学位授予典礼,圆满地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河南大学百折不饶、自强不息、不事浮华、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精神影响着我,河南大学教育系用她的慈祥和厚爱培养了我。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会以“止于至善”激励自己,正是因为老师们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让我不断地得以成长与发展,而且我有信心,从河南大学教育系所获得的能力和素养能够支撑我可持续地进步与提高。感谢您:我亲爱的母校和亲爱的老师们!

作者简介

薛娟,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现为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处副处长。

本征文活动长期有效,如有投稿意向,请将稿件发至邮箱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39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