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信阳师范学院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成为两所获此殊荣的河南高校之一。 ↓↓↓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校园”是国家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授予学校的最高荣誉称号。今年8月,中央文明委开展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我校基于既往扎实工作,对照《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在认真开展创建工作自查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经中央文明办会同教育部对照文明校园“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的“六个好”创建标准,经过严格审核,优中选优,我校最终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 下面就跟着小山 来了解一下 师院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建设举措 信阳师范学院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最早设置的本科高校之一。建校40多年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根革命老区、服务老区振兴,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育人之本、兴校之基、办学之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是河南省最早获批并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的唯一本科高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教工之家”等荣誉,是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河南省推荐中央文明委三所高校之一。 年以来,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践初心、担使命,同心同德、拼搏奋进,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举全校之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支撑大别山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大别山精神传承的文明高地。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道德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01坚持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有效机制 实施思想道德建设“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和专项考核机制,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履行立德树人根本职责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积极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以思政课堂为主导阵地、以‘讲价值观故事’主题教育为辅助载体、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亮点特色”的综合育人体系,教育丰硕成果,获批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次被评为“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作为全国惟一受邀高校参加全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培训班作经验发言。 02贯穿两个课堂,筑牢思想阵地 着力贯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思想主阵地,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工程,遴选“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2项,举办“课程思政·精彩一课”大赛,评选表彰“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纳入党委重点工作,党委书记亲自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每学期讲思政课不少于2次、专题调研不少于3次,顶层推动有效发力,成效显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门课程全部被评为河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等次,居全省高校第3位;1名教师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习总书记接见,1名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中获二等奖。 03突出价值引领,实现”灵魂工程“ 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月映万川的“灵魂工程”,党委书记亲自策划和推动实施。年以来,在全校师生开展“讲价值观故事”主题教育活动多场次,参与师生4万多人,实现了塑造价值、锤炼品格、净化心灵的宗旨,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领导多次莅校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深度报道,新华社、《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聚焦宣传,获批全省高校惟一一个第三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04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将红色基因植入课堂教学和“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协调推进红色课程、红色科研、红色实践、红色文化、红色网络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红色育人模式,《河南日报》客户端深度报道,省教育厅以专报形式报送教育部;组织开展“讲好‘四个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红色文化研究,与省委党史研究室、信阳市委共建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联合信阳市委和大别山区高校联盟,牵头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院,对大别山精神进行系统研究阐发和普及宣传,教化青年学生弘扬革命传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领导班子“中枢神经”作用进一步发挥 01政治根基进一步夯实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严格政治学习制度。二是锻造政治忠诚。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三是加强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领导核心作用,严格实施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重点任务分工负责制和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责任制,制定新的干部考核制度,落实政治素质“双查”机制,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领域落地生根、有效发挥作用。02组织活力进一步焕发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充分释放基层活力。一是夯实基础强素质。深入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两化一创”强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社团组织等建立党支部多个。二是选树典型激活力。提升党员意识,发挥先锋作用,在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中,获12个先进集体和9个先进个人,涌现出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人物武崇申、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朱桂琴等优秀共产党员。三是对标争先创品牌。扎实开展“对标争先”建设,树典型、立标杆,创建党建品牌,1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入编中组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教材,10个党组织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03“三个氛围”进一步浓厚 扛稳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营造学的氛围干的氛围严的氛围。一是抓实“两个责任”。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党委日常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体检查推进,压实“一岗双责”,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落地。二是持续正风肃纪。制定实施《处置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暂行办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等,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三是加强重点监督。完善用权机制,健全内控体系,强化审计监督,精准用好“四种形态”,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本科学校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先进单位”,校级班子年度考核连续4年获优秀等次,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学校内涵外延建设“双轮驱动”战略取得历史突破,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际影响力河南十大高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十大高校”等荣誉。 坚持以为人师表为圭臬,师德师风进一步淳化 01强思想,铸师魂 调整充实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坚持以理论武装、价值导向、党建引领相结合,强思想、铸师魂,使“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成为教师立身之本。抓实每周教师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师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 02立规范,树典型 修订完善《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制度,强化师德考评,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深入开展“向李芳学习”等师德主题教育,开办“师德讲堂”,定期开展“优秀教师”“文明教师”“十佳教师”“十佳导师”“十佳辅导员”等评选表彰,涌现出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河南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文明教师、优秀教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余人,2名教师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03搭平台,强师能 构建师德教育全程化、内容全面化、途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在全省率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成立涵盖鄂豫皖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21所高校和豫南地区的教师教育联盟等平台,组织开展师德报告会、师德沙龙、名师讲堂、教学技能展演等活动,推进教学改革,淬炼教学技能,师资素质显著提升,30多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 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文化育人成效进一步彰显 01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 发挥老区红色文化丰富优势,将红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色调,融入大学精神,引导学生广泛创作和展演红色文艺,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创建“红土地”红色文化资讯网,出版《血染大别山》《吴焕先传》等红色著作10余部,原创红色话剧“三部曲”成为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新品牌;创作一系列红色英烈故事精品,“扎根红土地的新时代大学生文艺轻骑兵”荣获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展演一等奖;发起举办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吸引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纽约电影学院等余所国内外高校参加;以红色精神为内核,打造全省知名德育品牌“德育五个一工程”,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02传统文化厚培文化自信 坚持以传统文化滋润学生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淮河文明研究中心等传统文化学术平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共融;全国首创炎黄学研究院,聘请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徐光春为院长,学部委员王震中为专家委员会主任,《炎黄学概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开创炎黄学学科建设先河,系列成果被《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刊载,学术影响深远。开设《儒学与生活》《先秦君子风范》《中华民族精神》等60多门传统文化公选课,打通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阻点,绽放传统文化新魅力。 03时代文化引领文明风尚 成立新媒体建设领导小组,组建新媒体运营团队,设立摄影、视频、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