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近日

《南方周末》网络常务副总编辑姚忆江

来到南部战区陆军新闻舆论骨干集训队

围绕“如何做好‘新闻大餐’”

这个主题

给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堂精彩授课

  姚忆江,现任南方周末网络常务副总编辑、国际与国防新闻部主任、南方防务智库秘书长。年10月进入南方周末报社,参与创办《南方周末》防务版,致力于采编文章成为国内防务、军事报道的独家看点。

姚老师出生于军人家庭

从小对部队充满感情

年10月进入南方周末报社后

参与创办了《南方周末》防务版

致力于采编国内防务、军事报道的独家看点

擅长撰写深度特稿

参与过“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

宣传报道活动

课堂上,姚老师就

“如何做好采访”

“如何读懂军队”

“如何读懂军人”

等3个方面

为学员们讲解

网络时代军事报道的传播理念

姚老师以独特的视角

丰富的经验、系统的理论

结合中外军事媒体宣传特点

为学员们下一步如何搞好军事新闻报道

打开新思维,拓宽新视野,提供新思路

“作为新时代新闻报道员,

要有快速的习得能力,

要有独特的判断能力,

要增加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姚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话语

教导学员们如何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

做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现场交流环节

姚老师深入细致回答了

学员在基层宣传工作中

如何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时机与节奏

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关于如何做好“新闻大餐”

姚老师这样说

姚老师说:

  要做好新闻作品,报道员们注定要用舌尖去品尝军事这个特殊领域的酸甜苦辣——要有透露军事广度的丰富食材,有战略家深度的汤料,有历史学家厚度的香料,最后,心怀诚意地慢慢熬,熬出一锅独一无二、理性与人文情怀兼备的十全大补“高汤”。

  娴熟的文字料理功夫和独到的新闻选取眼光,才能让读者舌尖感受得到鲜美,记忆里的印象自然无限美好,这也就是《南周·防务》能成为中国军事传媒界标杆的理由。

  爱国需要深沉,爱军更要理性。我们要做媒体滩头的“冲锋者”,我们的目标应该始终如一:“给读者呈现一道道美味的‘新闻大餐’。”

学员感悟

学员陶昱说

听了老师的授课,对于“抓住故事要把故事讲透”,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次新闻舆论骨干集训中,我对“硬骨头六连”的逐渐深入了解就是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例中掌握而来的,在下一步写作的方向上,我会多在人物刻画描写上下功夫,深度挖掘个体与集体的内在联系,力争把文章写得更加有血有肉,有灵有魂。

学员粟栋说

  如果采访只有15分钟,对于不同的对象你会问什么问题?老师抛出的这个思考题让我细细思索了良久,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部队新闻采访,有时受环境影响,留给我们的采访时间是很短暂的,高效获取有用信息的关键在于提出有用的问题,应当避免询问鸡毛蒜皮的小事、日常繁杂的琐事、平平无常的旧事等,采访确实是一门富有哲理的艺术。

学员黎阳说

此前我就一直对南方周末的深度特稿很感兴趣,今天听了老师的授课深感受益匪浅,构思的立意和角度都很关键,采访的节奏和时机都很重要。军事题材的特稿有其特殊性,写好更需要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往往不能着急下笔,必须把准方向,多去掌握些细节,会有更多发现。

摄影

黄 战

来源

南陆一号(ID:nlyh_81)

刊期

第期

总监制:张首伟监   制:何雨锋

值班编审:李一云

责   编:关 磊

编   辑:陆张良、王 婷

邮   箱:nanluyihao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31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