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全媒体记者丁浩10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河南省坚持把推进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协调协同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贫困地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实现愿改尽改;贫困村污水治理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庭院环境进一步改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满意度、获得感逐年提高。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薛玉森介绍,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作为环境整治牵头单位,在全省贫困地区全面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贫困村干净整洁有序,群众良好卫生习惯逐步养成;聚力聚焦贫困地区厕所革命,基本实现贫困户户厕愿改尽改;以“五改一增”为抓手,在贫困地区全面推进“五美庭院”建设以人居环境整治为载体,促进贫困地区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全面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薛玉森表示,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在抓好贫困地区同时,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也在全面提升。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较年增长10个百分点,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并创建“四美乡村”个、“美丽小镇”个、“五美庭院”94.6万个,有效带动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年河南省国定贫困县安排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亿元,占比达到35.1%,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年以来,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共计0.86亿元全部用于贫困县。截至目前,38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9.8%,新县、栾川、兰考、光山等贫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王莹还提道,在全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各地以县域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贫困县规划编制工作的培训辅导。通过规划编制实施,合理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治理模式、建设时序等,着力提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全省包括38个贫困县在内的个涉农县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查,是全国较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的省份之一。“信阳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八县两区中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两个省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全过程,走出一条以人居环境改善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信阳市政府副市长胡亚才在发布会上介绍道。胡亚才说,信阳市专门制定《信阳市古村落保护条例》,对村中老房、老墙、老井、老树、老作坊等“五老”进行保护性开发和保护性改造,有个古村落再度焕发青春。发挥信阳革命老区红色景点多的优势,筑牢乡村的红色基因,如把罗山县把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村建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新县把“28年红旗不倒”代表性人物刘名榜家乡郭家河乡建成以“红色文化园”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胡亚才还说,信阳市格外注重在环境整治中配置旅游要素,发展民宿经济,让老旧的农房变成客房,把农家的土菜变成美食,把绿色的农品变成礼品,把生态的田园变成公园,实现美丽与经济共赢。浉河、新县、商城基本实现了全域旅游,平桥、光山、罗山、固始等县区均建成一批“农家游”“自驾游”等乡村旅游点,“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市有32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户名贫困群众脱贫。平桥区郝堂村日均接待游客多人次,全年旅游收入达万元。 总监制|杨秋意 主编|冯春久 图文、编辑|赵润泽 更多精彩 生态南召入画来 鹤壁:谱写乡村振兴绚丽篇章 决战决胜“三山一滩”系列报道之——壮美太行山扫码阅读电子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30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