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214/4536628.html

·对话民生·

今天,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中军,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赵峻,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处处长吕大利做客FM95.5、AM、FM.3《对话民生》节目,介绍我省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杨局长,您是如何理解体育部门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的?

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中军

杨中军:“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体育事业的欣欣向荣足以彰显新中国国力的强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体育部门的根本任务和职责。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健康需求作为民生大事紧抓不放。这些都足以说明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杨局长,年以来,我省体育工作开展的怎么样呢?

杨中军: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体育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还是体育产业,这三大主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快速发展。

您能不能来给我们具体说说这“三大主业”?

杨中军:我先介绍一下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展现了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目前,我省共开设多个竞赛项目,许多项目在全国都具有一定优势,部分项目处于领先地位。我省体育健儿积极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国家、为河南争得了荣誉。去年,在世界和亚洲最高水平赛事中,共夺得19枚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特别是在女排世界杯上,我省运动员朱婷作为中国女排队长,带领队友们以11连胜的辉煌战绩夺得冠军,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上,我省输送的运动员邢雅萍囊括8项冠军,成为“金牌王”。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我省参加决赛的名运动员,一举夺得枚金牌、枚银牌、枚铜牌,在中西部省份处于领先位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群众体育方面呢?

杨中军:群众体育是直接为老百姓健身健康服务的。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群众体育摆上重要位置,扎实推进群众“六个身边”工程建设,使体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目前,全省体育场地数量21.3万个,已建成两场三馆个,88%的省辖市、67%的县(市)建成或在建两场三馆,乡镇和贫困村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其他行政村和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2平方米,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群众就地就近健身提供了活动场所。第二组数据是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个,体育俱乐部个,各类健身站点4.3万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28.2万人,体育社会组织的不断健全,为群众开展科学有序的健身活动发挥了服务功能。第三组数据是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情况,去年全省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余场次,基本达到周周有赛事、天天有活动,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万,丰富多样的赛事活动,为群众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起到了引导作用。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应该也对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参与产生了一些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如何应对的?

杨中军:今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省体育局党组反应迅速,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防控期间体育工作,特别是全民健身作出了部署安排。我们着眼人民群众居家健身和赛事活动需求,充分发挥奥运冠军孙甜甜、贾占波、太极拳世界冠军马建超等知名运动员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开设了家庭亲子、中老年人、特殊人群等“居家健身运动法”和科学健身等栏目,进行居家健身教学。组织开展线上赛事活动,举办全省线上围棋擂台赛、象棋网络赛等线上赛事,开展线上围棋、象棋、体育舞蹈、广播体操、瑜伽等20余项社会体育系列活动。各地体育部门也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拍摄居家系列健身视频,开展居家健身活动、网络教学直播,全省共拍摄各类健身视频期,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健身指导,较好的满足了疫情期间人民群众健身需求。

体育产业发展方面,我们有一些什么特色亮点?

杨中军:体育产业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一是提供政策支持,我们针对群众参与度高和保障基础薄弱的冰雪、水上、马拉松、山地户外、自行车和航空运动等项目,制订出台了相应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二是突出区域优势,围绕有河南特色的少林、太极等传统武术项目,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交往;成功举办WTA郑州网球公开赛、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等国际赛事,有力提升了河南形象。三是培育特色项目,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9个,体育旅游精品赛事1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个;命名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44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8个。目前,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亿元,体育彩票全年销售总量超过亿元,位居全国第4位。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群众体育工作,当然离不开大家的参与。接下来问一问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赵峻处长,我们如何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呢?

赵峻: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是提高全民健身成效的重要保证。一是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身理念,通过组织培训、新媒体宣传、印发健身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常识,培养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运动方式。二是搞好基层健身站点基础保障,依托城市社区、乡镇、行政村等基层组织,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站点,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发活动所需的音响、服装等物品器材,形成健身组织服务网络。三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是我们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得力助手和中坚力量,是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的主力军,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带动了广大群众的科学健身。

“场地少、健身难、消费贵”一直是困扰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的瓶颈。我们是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的?

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赵峻

赵峻: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缓解老百姓健身难的问题,早在初,省体育局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文件,要求全省体育系统所属的大型体育场馆及室外公共体育设施全部对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并明确了开放标准。目前,全省体育系统管理的个室内、室外健身设施,室外场地已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室内场馆实行了免费、低收费开放,为此,每年下拨资金余万元,补助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大型体育场馆。今年,我们筹措资金万元,即将开展体育健身优惠券发放试点工作,鼓励群众健身热情、缓解群众健身消费压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体育部门加入规委会的工作力度,加强体育设施规划保障,严格落实新建、改造、扩建居住区建设体育设施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期盼。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如何推动农村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呢?

赵峻:的确是这样。没有占全国人口近半数的农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就没有真正实现全民健身,更不可能实现全民健康。在农村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始终是各级体育部门工作的重点,这也与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相契合。近年来,省体育局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培训农民自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贴近农村、农业、农民的全民健身活动。每年安排省本级体彩公益金的70%用于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户外全民健身工程、多功能运动场、登山休闲步道和体育公园等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围绕农村民俗文化,结合农业生产规律,利用农闲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农民篮球赛、广场舞、武术、趣味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提升农民参与度,丰富农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达到农村移风易俗、清新民风,农民增进健康、生活幸福的效果。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体育产业也带来很大影响,今天同时做客节目的嘉宾还有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处的吕大利处长,吕处长,省体育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呢?

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处处长吕大利

吕大利:疫情对体育产业影响很大,特别是体育服务业如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培训等,一度全部处于停摆状态,一些大型赛事活动如马拉松、足球联赛等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省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帮助企业解忧纾困,尽快复工复产,助力平稳发展,降低疫情影响。一是开展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状况。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认真梳理总结份样本的22个具体问题,及时做好相关协调保障工作。二是落实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税费、房租减免、缓缴的政策,我们共梳理汇总出了43条,集中发布在省体育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nanshengzx.com/hnly/12691.html

------分隔线----------------------------